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考试作为评价的方式之一,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一直让教育工作者深思。传统教学中的试卷存在着版面呆板让学生望而生畏、题型单一不能反映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评阅无情以分定优劣的弊端。笔者就试卷的变革作如下建议。一、让版面富有童趣1.尽量亲切化。以往试卷的标题一般为“×年×期××测试卷”,呆板、单一,让人一看就产生沉重感、紧张感,可以改成孩子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如:“低年级语文快乐园”———意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年级数学信心站”———重在培养学生自信心,“高年级语文希望坛”———激发学生获取成功…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以为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于始终 ,“趣”、“奇”、“惑”、“得”、“争”的教学环节尤显重要 ,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看法。一、激发“趣”初中生的学习都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 ,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有很大差异 ,很多同学认为数学是抽象的符号 ,刻板的法则和枯燥的公式 ,因此 ,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首先就要使其对所学内容感到有趣 ,特别是开始课的引入环节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学内容 ,如我在讲授方程的概念时 ,处理课堂教学起点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 一、复习对鸭、兔、熊猫、小猴的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明显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二、教育幼儿从小爱护小动物。教学准备: 活动室设置鸭、兔、熊猫、小猴的家,以及与班级人数相等的小动物头饰,每人一套小鱼、萝卜、竹叶、桃子卡片,玩具小动物若干件。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观察是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方法,又是积累感性材料的重要渠道。培养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智力,均有直接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在识字教学中,观察力强的儿童能很快把字形的结构分辨出来。在说话的训练中,学生对事物观察得愈清  相似文献   
15.
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但在真正要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往往表现得不如人意;有些学生即使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型,但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如何能够改变这种现象,最根本的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一、初中英语课堂学习的特点1.积极性与兴趣性如果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就要适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情况;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教学方法,让护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掌握更多的《基础护理学》(以下简称“基护”)知识,保证教学质量的学习效果。方法通过问后鼓励,融洽师生关系、多种办法检验监测达标形式和注视课堂总结寺。结果95%以上学生都能过关,达标。结论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不断改进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单元复习课的目标定位是超越知识和技能,“迁移”“方法体系与思想体系”“知识结构化”这三点是大单元复习课中最重要的.通过对“一题”在解法或题型的逐层变式的深入研究中,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有效方法、策略,对一道中考题进行多维度探索和挖掘,促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真正获得知识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记叙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中之重。相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得分率较低,学生感觉比较棘手。那么,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做好记叙文阅读呢?分析现状,笔者认为学生做记叙文阅读题存在以下三个困惑。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每一朵流动的花朵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近年来,大连市西岗区兆麟小学以绳为媒,走出了一条"以绳健体、以绳促德、以绳增智、以绳审美"为特色的办学之路,促进了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建构了阳光育人的校园文化。学校品牌成就的历程,也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历程。在成功跻身大连市特色目录学校序列后,学校对校本课程历史做了全面的回顾、反思、分析,并将此作为学校课程计划的基础与起点之一,进一步明晰校本课程目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教育学生时若只限于理论上的说教,教育就会显得空洞无力,若能善于观察、挖掘学生熟悉的人或事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心灵有所触动,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