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以解决翻译中生僻词汇、专业词汇的查询问题,并通过实例实现快速、准确的查询。  相似文献   
22.
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加剧,这股潮流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形势背景下,思想理论研究者就不必再固守于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而完全可以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去追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理论。其实,21世纪的生活实践也正在强烈呼吁着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23.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27年。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周总理对北京高等教育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关怀。据不完全统计,在27年中,周总理到高校视察15次,为高校师生作报告、开座谈会14次,接见高校师生(不含文革期间)40余次。至今,当我们想起这些往事时,仍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24.
分析我国60年来学校体育课程考试变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动因,总结学校体育课程考试变化的作用和意义,探讨了升学体育考试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学的理论意义。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考试的主要变化特点是考试由阶段性向选拔性发展,考试的规模由小变大,考试的级别由低变高。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体育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学校体育考试由成就考试到升学考试,将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锻炼身体,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25.
TOP计划是全球最成功的体育营销计划,它对奥运会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北京奥组委、中国体育行政部门、中国企业可以从TOP计划中学习、借鉴成功的组织管理和营销方式,同时及早采取对策,防止可能的风险,有助于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6.
优秀足球运动员具有明显的皮纹组合特点,因此皮纹可作为遗传选材方面的一个参考指标。在用皮纹选材时,应把皮纹综合评价指标作为初选指标,把优秀足球运动员的皮纹特点指标作为再次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7.
我国大学生的体育课态度及成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表明,我国多数大学生喜欢体育,也喜欢体育课.大学生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育的良好兴趣、体育教材的天然吸引力、对体育课的良好评价、体育课上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的品德思想教育方法好等,这个结果为我国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指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24个省48所普通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不容乐观,落后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学历结构偏低,科研意识不足,科研能力不高,工作压力大。多数学校在对待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等方面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等,建议多渠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9.
《世纪中国摄影文献》两卷本大型摄影集,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面世。 厚重的两大本画册,承载着中国整整一个世纪的风云,从不同视觉留下了永恒的瞬间。画册的编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广阔的艺术视觉,从散落于各个角落、留存于各种档案里的各类照片中,撷取典型,披沙拣金,把  相似文献   
30.
现在社会,无论是大学还是小学都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似乎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已经成为我们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有一个完整性格是走向社会的唯一标准。但是却很少有人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比如说高校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就往往会被遗忘,而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会影响这个学院或者系的正常运行。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探析高校教学秘书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对策,对于促进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