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训》)怀春与悲秋是文学的两大重要主题。然而,在文学上,人们对秋天的关心却较春天为迟,古人朴素的情趣最早是寄托于春天的。《诗经》里常见歌咏少女怀春之情的诗句,却少有悲秋之歌。《诗经》之前的典籍中更是罕见悲秋作品。源远流长的中国悲秋文学始于何时呢?日本学者藤野岩友在谈到《楚辞》对日本近江奈良朝文学的影响时认为:“中国的悲秋文学作品数量宏大,直接或间接地属于《九辩》体系,因此来自这些作品的影响,归根到底渊源于《楚辞》”①。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看到了中国悲秋文…  相似文献   
42.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曾被西方殖民者统治三个半世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土地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印尼独立前的土地问题,前此笔者曾在拙作《印度尼西亚独立前的土地制度与村社》一文中详及。本文试图对印尼独立后的土地关系、为争取解决土地问题的斗争、政府的土地立法及其进行的土地改革的局限性等作初步论述,希同志们多多予以批评和指正。文中运用了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同志们翻译和收集的资料,谨致衷心的谢意。  相似文献   
43.
高职教育“常州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常州模式”开创了教育资源共享的示范性建设道路,即按照“省市主导、学校主体、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思路来建设,按照“政府统筹、资源共享、做大作强”的理念来运行,以“经科教联动、产学研合作、校所企共赢”作为现在和将来的方向来努力。  相似文献   
44.
汉儒诗学不顾诗歌的审美特质和情感因素,把诗歌当作单纯的政治教化工具,有极端追求政治功利之弊。但这种功利追求却是在政治理想受扼于君主之势的政治环境之下,于无可奈何中选择的一种舍枝节而求根本的人性关怀之术,蕴涵着满足生命个体的根本性心理欲求以舒展人性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5.
汉赋渊源于具有娱乐性质的隐语.带有先天性的文字游戏基因。它得以驰骋文坛.关键在于其内在的审美娱乐功能。随着儒家功利文艺观影响的扩大.汉赋的娱乐功能逐渐弱化.其自身优势日渐丧失,最后以诗赋合流的形式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46.
SMT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SMT应用于电子工艺实习的背景和指导思想,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实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作者的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47.
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本文结合工作中思考和实践就其意义、形成过程和关键要点作了分析和阐述。为"特色兴校"的理念提供支撑,以期成为师生员工的共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48.
全方位构建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华 《文教资料》2010,(7):124-125
构建高效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围绕影响高效学习的因素,从转变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抓好课前课后,做足课外功课;有效拓展学习,着眼终生发展;彰显个人推力.打造高品位课堂这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广大教师的构建高效课堂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9.
纪连海与小沈阳的职业截然不同,但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却非常类似:那就是他们在工作中主要依靠语言去和他们面对的对象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50.
品牌节省了读者的时间成本,在满足了实际需求的同时更提升了读者的心理价值,持续地强化读者的情感趋同,使得出版社拥有了自己稳定的读者群。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创立品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