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谭家健先生《〈谷梁传〉叙事比论》以记得事详便是优点,似乎记得事详就等于文学性强,这是偏见,文学性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和影响的一个复杂的系统,绝不能仅仅以记得事详或写得字多为唯一判断标准.《春秋谷梁传》之宋楚泓之战、晋杀阳处父、楚屈完对齐桓公、柏举之战、殽之战之文学性明显优于《左传》之记载.  相似文献   
43.
《春秋毂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文本流传。现存诸书所引许慎《五经异义》称《春秋毂梁传》无一以“今”字冠于其上者。可证在东汉许慎、郑玄所见之《春秋毂梁传》为古文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也就是说,在东汉存在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该文本的来历现已无从考证,但东汉存在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作为一条旁证可以证明在先秦时期《春秋毂梁传》很可能已有古文书写的文本,否则,东汉存在的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从何而来?在没有汉代作伪的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东汉存在的古文书写的《春秋毂梁传》文本或源于古文文本的今文本,只能是源于先秦的古文文本。  相似文献   
44.
《春秋穀梁传》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大程度上关注于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人及其心性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决定了它的剪裁不是仅仅关注于事件本身,更关注于事件与人的关联,从而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春秋穀梁传》不像《左传》绘声绘色地渲染气氛,好奇博采以追求故事情节的丰富、生动、曲折、离奇,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人物的形象逐渐变得生动丰满。《春秋穀梁传》在回答提问的过程中,娓娓而谈,以简练清晰的白描笔法描述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事件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述,突出表现人物的心性特点,从而也使《春秋穀梁传》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形成了与《春秋左氏传》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5.
严可均辑崔骃《博徒论》佚文有误辑.崔骃《博徒论》中之博徒形象是作者崔骃以自嘲的笔锋描绘的自我形象,而农夫形象绝非作者以自嘲的笔锋描绘的自我形象.崔骃《博徒论》不是一篇问体赋作,更不是什么杂赋.崔骃《博徒论》之主题是待长吏访贤之隐者不可隐于农夫而应当隐于博徒.《后汉书·崔骃列传》未将崔骃《博徒论》列入崔骃所著是崔骃《博徒论》失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孔子生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之说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一言以蔽之,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47.
2014年10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参与主办的"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国际论坛在河北省邯郸市隆重举行,来自中、日、韩、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从赵国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汉代赵国政治经济、汉代赵国思想文化、邯郸历史文化等五个方面交流讨论了"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推动汉代赵国与邯郸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的学者交流讨论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选举产生了新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49.
孔子生年问题是完全有条件研究清楚的.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一方面系由实岁与虚岁转换所致误,另一方面系由周正与夏正转换所致误.孔子生于夏历八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七日皆不可信.一言以蔽之,孔子当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5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存在着矛盾和一些其它的问题,《诗经》不仅是"诗"而且是"经",是"诗"与"经"的辩证统一,"诗"与"经"二者缺一不可,"诗"与"经"二者共同构成《诗经》的内在矛盾(内因)。由此可见,《诗经》的性质包涵"诗"与"经"两方面的内容,即《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辑,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