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杨惠萍 《宁夏教育》2011,(12):62-62
在学生刚上初一接触数学课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开个好头,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2.
杨惠萍 《甘肃教育》2020,(2):125-125
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查漏补缺,使之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并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课型之一。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回忆和巩固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的过程。从学生角度来说,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更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关注更多的是新授课的教学,单元"整理与复习"课却受到冷落,很多教师都把复习课上成了简单的练习课,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学生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23.
所谓接纳 ,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在言语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的举止而给予的承认和接受。它决不等同于赞成 ,只是对受教育者给予的宽容和自制、尊重和认可、真诚和爱心。这种接纳既是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距离的必要手段 ,也是最终使教育者的严格要求得以贯彻的良好基础。它是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所应掌握的一种教育艺术。那么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究竟如何运用接纳这一教育艺术呢?一、强化认识上的接纳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有的学生犯错误一犯再犯 ,出现反复 ;有的学生偏偏在…  相似文献   
24.
发现     
一天,雪萍回到家乡,她的思绪畅快了许多。在家乡的树林里,她把自己装得单纯了许多。因为她不想让父母知道:他们的女儿已经走入﹁成熟﹄青年的队伍中,并且还把心托付给了一个与她相仿年龄的男孩…… 从到这一个学校不久,雪萍发现,同班的有一位男孩老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一向性格开朗的她,在不知不觉中就与他攀谈起来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两年,雪萍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那一个男孩:·… 然而,在一天下午,妈妈终于发现雪萍这些天总是心神不定。于是便关切问她:是不是有一个男孩﹁降落﹄了。她说:﹃没:…没有啊!.没有啊,.……﹄她的话语变得吞吐了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