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利用2012年以来中央相关部委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件和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特征,剖析了代表性创新制度的发展历程,预估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走向。结果表明,从政策维度上看,生态文明制度可归纳为四大领域: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综合类。其中,绿色发展类制度文件数量最多;从政策权能上看,发布单位以中央层面及多部委联合为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生态文明制度大多都历经“探索—试点试验—总结与推广”的发展过程,不同制度间联系紧密,相互支撑,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梳理发现,未来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预期走向为:加强法律法规保障,强化制度间的高效协同,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加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评估和研究。  相似文献   
32.
远东第一所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西交汇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两种文明共同作用的背景,使得澳门的名胜古迹别具魅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莫过于大三巴牌坊了。天主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教会早就企图通过传教的方式征服东方。葡萄牙人于1557年居留澳门  相似文献   
33.
张丹  王敏  甘萌雨  杨林生 《资源科学》2021,43(8):1687-1699
随着北极战略价值的提升,北极旅游热不断升温,北极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理应得到重视。本文检索了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中北极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时区视图分析等功能,分析了北极旅游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系统综述了北极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北极旅游研究还未成规模。相对来说,国外起步较早,研究涵盖面较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国内起步较晚,仅从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广度和深度不足。已有研究中涉及影响因素的多从目的地角度开展分析,经济水平、游客构成等客源市场方面还有待加强。②前10位北极旅游研究热点中,气候变化、治理、人为干扰、海冰、脆弱性、恢复力、旅游管理等都与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密切相关。③已有研究中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政策、气候变化、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5类。其中,政治稳定和气候变化是北极旅游发展的前提许可和宏观影响因素。前者是北极旅游能否开展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因素,后者则是北极旅游能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既能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又能通过对天气的影响,进而影响游客行为。而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则是北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利用The Global Runoff Data Base (GRDB)和The Arctic Great Rivers Observatory (ArcticGRO)地表径流数据研究了1930年以来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六大河流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为进一步科学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俄罗斯环北极地区的径流变化规律,进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北德维纳河、伯朝拉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科雷马河年径流量分别以每年1.53 m 3/s、7.27 m 3/s、15.37 m 3/s、19.59 m 3/s、38.41 m 3/s、21.15 m 3/s的速率呈增加趋势。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表现为春季和夏季的洪峰流量降低,冬季径流量增加,径流年内分配趋向更加均匀。②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大部分地区的年径流量影响不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共同驱动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北极河流径流变化、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界水资源合作开发,以及制定北极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对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针对目前真空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研制了全自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仪。详细介绍了镀膜仪6大部分的设计与制作。该镀膜仪具有占地面积小、功能齐全、功能拓展性强的特点,不仅能够服务于多门课程的教学实验,节约实验资源,而且为真空专业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实验平台,可开设多项专业实验和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36.
工学结合模式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共识,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强、专业化水平高的高职师资队伍则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具体而深远的影响,使得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了社会开放性、动态发展性、个体差异性的关键特征,并为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教育技能等核心构成要素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实践意义,进而为工学结合背景下探寻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构筑了精准的认知基础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7.
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决定了高职院校应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然而教育科研在我国高职院校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也未受到正确的对待。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科研的主体内容并非纯粹的书斋式理论研究,而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所进行的现实反思性探索。以教育行动研究思想为指导,确定高职院校教育科研的主体、客体、重点、思路与目的,从而使高职教育研究与高职教育行动实现完美的结合,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品质。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T学院的个案分析,揭示兼职教师的群体特征和高职院校管理现状,从政府人事财政政策、兼职教师所在单位、兼职教师本人及高职院校自身等四方面分析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完善政府政策、培育企业社会教育责任和健全高职院校内部动力机制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9.
全面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未来3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总目标包含“35目标”和“50愿景”共2个阶段性目标。文章首先从生态系统要素、结构、过程和功能角度,阐述了对美丽中国目标的理解,继而构建了刻画目标的指标体系,并采用情景模拟方法,模拟了气候变化、人口下降、经济增长趋势下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结果表明,至2035年,全国总人口14.4亿人,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0万亿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60%,沙化土地治理率达75%;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近海海域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至2050年,全国总人口13.65亿人,GDP为380万亿元,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森林覆盖率3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65%,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水和近海海域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实状况与目标愿景尚存在明显差距,如期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愿景,未来需大力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粮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