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晚清词家在品咂评点时,笔下有大量的直觉性语词。看似随意却暗藏英特之思,信笔而来却启发超悟之味,有着科学语词难以传递的言外之意。感、雅、远,之前词家已有主张,但更是晚清词家门庭的常客。它们频繁出现,却多游离在一些要义之外。本文选择三者,意在期合此时词家的论词旨趣及其追寻传统艺术精神时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12.
在影视网络日益占据人们文化生活的新媒体时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存在的必要性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除师范院校和有意深造者外,大部分学生今后不会从事文学教学和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理论,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存有困惑。实际上,文学研究任何时代都是人文学术和文化传承的核心,文论知识则是追求高雅审美趣味的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人文修养。如何使文学理论的讲授变部分有用为全体有用,变忍受教学为享受教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建设团队对此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从多个角度论析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使命与策略,对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很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喜言“剑气箫心”,视为自己人格及思想的形象符号,后代研究者亦颇看重龚氏“剑气箫心”及其具有的近代知识分子人格觉醒的意义。然围绕这个话题,尚有不少问题悬而未决。如龚自珍从何年计算“剑气箫心”意识的?与此相关的像《宥情》、《长短言自序》等文到底写于何年?“剑气箫心”的内涵如何理解?它对龚氏诗词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篇文章便围绕上述问题,谈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15.
唐宋词中建筑的特色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唐宋词中的建筑意象,是一把双刃剑.由空间对象与时间艺术的矛盾关系,既可通过中国古代建筑理念在纯美词体中的深度呈现,认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的身心象征意义,也可通过建筑在词中传情等作用,印证唐宋词艺术独特的感发力度,品味词体要眇宜修、曲径通幽的审美特征及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尊重并突破传统的史学教学模式,以文学文本为基础,关系到文学学科定位的根本问题,也是教学理念更新的前提。尊重并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以美育阐释为基础,关系到文学教学规律的深层问题,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依据。尊重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论,以文化修养为旨归,则是文学教育价值实现的突出内容。  相似文献   
17.
解读艳词是晚清词家审视词体体性的突出焦点.晚清词家接受艳词的态度分歧较大,褒者视之为词体正宗、贬者抑之为本非词格、折中者又恍惚其辞.不过,他们围绕"艳"字,共同探索了艳词的情深语艳、雅艳相资及绮怨顽艳等艺术性.进而又以"风骚"诠释艳词体性,在探询二者的异质同构中,从"风骚"精神整合了艳词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8.
江顺诒反思传统词话的旧例 ,构筑词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旁通曲证 ,探寻词体的音律之源 ;在建构词学理论体系的显豁意识下 ,首次成规模地汇集词境诸论 ,对词境观念的发展极富有建设意义 ;承继并反思前期词论中的道德评判和类化审美的两种词品观念 ,写苦心、标妙境 ,完成了很有个性的词品思想。  相似文献   
19.
俞晓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一书200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距1904年王国维《红楼梦评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刚好100周年。出版时间的百年周期仅是外在形式,著者为文用心及呈现出的学术品位才是对王国维的最好纪念。一、细心揣摩客观求证关于《评论》,百年来学  相似文献   
20.
文廷式词学主张与其政治倾向、学术思想一致,呈现出鲜明的近代意识。他以"写其胸臆"为填词指导思想,在词史观上,推崇北宋词,力挺辛派词,肯定了清代词家对词境的开拓;在词人修养论上,主张养胸中之性情,突出政治情怀,彰显近代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及人格内涵;在词的接受上,主张读者"心通比兴",在近代学人的会通古今中西的学术视野下务求心得,关注词家的情志旨归。文廷式词论与其个性、治学精神、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走向等密切相关,也是中国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