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刘熙载"厚而清"艺术理念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载“厚而清”的艺术理念,既是浙、常词学旨趣的整合,也是“李杜”诗歌艺术的整合,更是陶潜情结的转移印证。“厚而清”词说的哲学基础是理学,自蕴着求新变的机制,既是道德本心的象征,也是存养工夫的体现,充分体现了刘熙载在人文合一中尤重人品、在“道艺合一”中尤重“知道”的道德批评特色。  相似文献   
32.
全面清理晚清词家以境界评词的观念,我们可发现词境的生成及获得,须有一个多层级的超越历程:由泛化至独尊构成了词境观念的存在形式,“不离乎情,不泥乎境”是词境化生的一个基本前提,艺术的时空意识乃是词境内结构的深度焦点,层次和类别丰富了词境的审美品格,而语言的超越充实了词境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33.
梁启超对稼轩词“好之尤笃”的首要原因在于他对辛弃疾人格的认同和景仰,在于两人的性情与襟抱相近。稼轩词研究不仅是他词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而且成为他建构自己词学思想的有力佐证。他对稼轩词的研究是一种认同式的接受,这既宜于较为客观地把握稼轩词的本色特性,也易于走向一种穿凿比附、难以周全的解读误区。  相似文献   
34.
陈廷焯词学思想的偏颇性与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廷焯在探求词中本原问题上,存在着诗学精神的本初理念和词体艺术的本性观念之间的矛盾,他论词要“洞悉本原,直揭三昧”,看似揭示了词体的本质特性,而实际上只是在寻觅传统诗教的艺术精神,这种矛盾使得陈廷焯词学思想呈现出明显的偏颇性和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5.
杨柏岭(以下简称杨):邓先生,您好!您是成名较早的词学家,我在读1990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百科大辞典》时,已经看到收入的研究家中有您,该书虽所收的国内研究家从古至今有将近120人之多,但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只有4人,可见您的研究成果在10多年前已经得到词学界的承认。现在,您是怎样评价10多年前的成名的呢?  相似文献   
36.
中国文化建构了"道的感知、交流和分享"的信息传播体系,"道"作为信息具有去物质性、属人性质,"道之动"体现了"信息"运动的规律.中国文化在传、受者的认识上,既重视"究天人之际"的"传—受"互动身份,"通古今之变"的"道—人"一体角色,也强调"成一家之言"的"知—行"合一意识."媒介"观因嵌入了阴阳思维,具有了关系哲学的本体内涵,"象"的介入尤其是"言象互动"的媒介语言,奠定了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基础,构建了"观物取象"的媒介生成原则、"观象制器"的媒介技术路线、"立象尽意"的媒介价值取向以及"得意忘象"的媒介功能定位等较为系统的媒介学观念,"示—悟"模式亦成为体认与把握信息之本体(道)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