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详尽地阐述了柏拉图在《法律》中的“法治范式”内涵。文章认为,柏拉图是在法治伦理之基础上构造出法律统治至上的“法治范式”,即这种“法治范式”是在以节制伦理为核心的公正、平等、自由以及智慧等法治伦理中生成的。在此基础上,柏拉图试图重建古希腊城邦的和谐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2.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楹 《教学与研究》2003,1(3):17-18
不可否认 ,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提出的个别理论的历史背景已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迁。但同样不可否认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身“一以贯之”的传统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这样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中 ,我们就不能停留于已有的理论、命题 ,只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解释者 ① (易陷入解释学的困境中 ) ,而必须超越理论结论本身 ,达到对该理论之精神、之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把握 ,即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个性 ② 。这才是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忘却的精神之本。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我…  相似文献   
23.
现实生活:超越"思辨哲学"的历史性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楹 《教学与研究》2007,1(7):49-54
文章从五个层面分别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在批判"思辨哲学"的历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品质,具体表现为马克思哲学是"作为非哲学的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从人间到天国"的哲学、必须"被消灭的哲学"以及"解放哲学",由此将马克思哲学定位为"生活哲学";最后以马克思哲学为观照标准,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必须解决的四大主要问题,从而深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哲学的存在方式成为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而追问“哲学在哪里”即是对哲学存在方式的具体考量。文章首先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哲学存在于充满哲学个性的哲学家、一定的文化生态和现实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从七个层面上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个性特质,强调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生活哲学”;最后指出,研究马克思哲学必须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哲学个性为前提,以避免误读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25.
重建道德哲学(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哲学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当今时代,实有重建广义的道德哲学的必要。广义的道德哲学应当以精神明中的“思想道德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在重癃民族精神为目标,中国本有的道德是天人合一的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道德价值体系的革新不仅仅是治统的革新,而且是道统的革新。为此,我们必须吸收人类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道德哲学应当成为化哲学发展的重头戏。21世纪的化哲学在呼唤着崇高。  相似文献   
26.
现代管理的跨越:从管理科学到管理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哲学的崛起意味着管理新时代的到来,它将在“否定”和弥补现有管理科学缺陷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思维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化,并对“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做出新的阐释,从而实现现代管理的历史性跨越。章具体指出了“管理科学”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学理“悖论”与现实运作中的局限性,强调必须超越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管理科学”,凸现管理的哲学品质,从而揭示出管理哲学对管理科学的替代性拓展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针对鲍威尔伪人道主义地讨论犹太人“解放”问题,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在批评中阐发了自己的“解放观”。依马克思之见,犹太人解放不只是“宗教解放”,根本在于犹太人的“政治解放”,即实现德国犹太人享有做“人”的公民人权。这方面理论观点展示了马克思在“犹太人问题”上坚持一种现实的和“宽容”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28.
值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年会召开之际,本刊委托杨楹、马拥军和彭立群三位博士就“当代中国哲学的命运”问题对《哲学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刘奔教授进行了访谈。现将部分谈话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谈话中的“问”方是三位博士,“答”方是刘奔教授。对话由马拥军整理,未经刘奔教授审阅。  相似文献   
29.
政治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活的文明状况。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政治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系统指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由此,政治文明也是检验是否达到“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内在规定。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的提出既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现状的自我检讨、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3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三大主导性范式———传统“教科书”范式、“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和“回到马克思”范式。这三大范式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谱系的内在脉络 ,各种范式之间虽然具有不可通约性 ,但具有理论互补性与超越性。这样 ,清理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谱系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