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漫谈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不久,对于全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刚开始了解,还不够全面,也来不及作深入思考,也谈不出太多的东西.其次,我的角色还没有完全转换好,时而作为一位教授在思考问题,时而又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在思考问题.再者,在座的各位都是研究生教育和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我到这里来作这个报告是有心理压力的.  相似文献   
52.
一、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只要翻翻中学语文课本,我们便会发现,目前的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它从“五四”至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并从  相似文献   
53.
高考语文除了作文之外,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能力等.长期以来,学生苦于不得其门而入,致使阅读能力难以有效提高.本文试图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将阅读程序分为6个逐级递升的层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4.
杨玉良 《天津教育》2013,(10):19-21
非常高兴来到南开中学,今天,我首先想谈现在的人才培养问题。有一段时间,我说过一句相对来说比较不太好听的话,我说,现在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批评,尤其是对大学的批评成为一种高级的舆论。因为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教育家,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对其他不懂,但是对教育总会懂,因为自己受过教育,或者是自己的子女正在受教育。  相似文献   
55.
杨玉良 《科教文汇》2008,(28):202-202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我们国家虽然培养大批社会体育指导员,然而,从现阶段看我国社会指导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仍然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因此,把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引进高校,尽快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指导员,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一条新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56.
大学的责任     
我回到复旦履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大学校长,不是官,我希望我的话永远是坦诚的。如果说,我对于治校有什么想法,可以用"学术为魂、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决策"这16个字来概括,可能是老生常谈,但这些理念  相似文献   
57.
什么是大学的使命,或者是大学的学术使命?我认为,大学的学术使命就是探索真理,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追求真理是大学发展的终极理由,大学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58.
各位亲爱的同学.老师们,家长们:不久前,2002届的同学组织了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毕业于复旦哲学系的聂晓晶校友谈到了学校的一个细节。他说道:“从复旦大门进来,校门右侧的公告栏里,知名的教授和不知名的员工,两张讣告紧挨在一起,没有因为生前在复旦的地位高低、贡献大小而有差别,  相似文献   
59.
杨玉良 《语文天地》2008,(10):13-15
"新材料作文"从2006年诞生起,已历三载。依据全国卷一贯的"稳中求变求新"的原则,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沿用时间长达七年之久,作为继话题作文之后兴起的所谓"后话题"  相似文献   
60.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纵观科学发展历程,人类通过科普实现知识体系的开放与共享、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明理性的启蒙与教育。文章分析了科普的作用和价值,指出科普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升科技治理水平效能,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保障公民行使科学文化权力,有利于加强创新系统和创新文化建设。进而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背景,指出科普在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社会治理、对外开放等方面大有作为。最后,从坚持科技为民的科普理念、筑牢科普传播阵地、立足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推动开放科学的大力发展、促进科普国际交流与协作等方面指明了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与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