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客观地分析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的特殊性,对基于该特殊性和现有体制弊端而导致的教师队伍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对策,并尝试在现有体制下将现代人力资源的一些理念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管好用活教师资源,提升高等艺术院校自身发展实力,为艺术人才的培养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83.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查询扩展技术面临的瓶颈,提出一种关联数据驱动的查询扩展方法,改善检索系统的查全率、查准率。[方法/过程] 将扩散激活理论应用到关联数据集中,使得在输入查询词搜索潜在语义实体时,对提取的查询词的语义特征在知识库中进行有特定机制的扩散和激活,最后对这些语义关联的候补概念进行收集,并利用推理机制进行筛选,得到更优的概念集。[结果/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检索系统的查全率、查准率,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以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口译学习的动机、影响口译学习动机强度的因素以及对口译学习结果的归因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即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口译学习动机,教师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满足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需要,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从而提高口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5.
以认知负荷理论为理论框架,描述认知负荷理论在大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在口译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口译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适当降低口译材料的难度以控制内在负荷,优化口译材料的呈现方式以降低外在负荷,同时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口译学习动机,增加有效负荷,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6.
当前高校对教师的竞争激励机制、评价考核标准、社会环境开放度以及薪酬制度都还不够健全;适用于教师的法律法规、聘用合同及各项规章制度等约束机制尚待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应以人为本,完善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依法治教,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外部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对66份首都经贸大学人际沟通分析学作业进行分析,检验人际沟通分析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选修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六项机能上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意味着幸福感的提升。这一结果肯定了人际沟通分析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教授罗伯特.科恩斯的"眨眼雨刷"设计技术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阴谋剽窃,为了捍卫自己的发明权,罗伯特.科恩斯决定起诉福特公司。这是一场一个人对一个汽车工业巨头的诉  相似文献   
89.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there have been growing efforts in recent years to computerize standardized tests,including the popular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GRE),th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GMAT) and 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TOEFL).Many of such computer-based tests are known as the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s,whose major feature is that,depending on their performance in the course of testing,different examinees may be given with different sets of items(questions).In doing so,items can be efficiently utilized to realize maximum accuracy for estimation of examinee’s ability. In this short paper we will introduce briefly the computer-adaptive test(CAT).The application of CAT to the assessment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will also be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ill be analyzed,based on which some recommendations will be given for future study.  相似文献   
90.
"非典"犹如警钟,让中国人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意识到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制的重要性,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意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如此息息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