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杨立梅 《幼儿教育》2012,(Z1):82-83
当我们看到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就能够随着欢快的音乐摆动手臂、有力蹬腿时,我们无不惊异于音乐对生命的强烈作用和儿童与生俱有的音乐潜质。音乐之所以能对婴幼儿产生这样的影响,是因为它的最基本元素流动性、运动性、节律性能吸引感官不由自主地去跟随它。这种"上下翻飞"的美妙声响和有节律的运动又会进一步刺激婴幼儿的运动神经,而我们知道,运动正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初  相似文献   
23.
国外音乐教育经验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进入国门的,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今天我们应该站在发展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和借鉴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中对我们有益的成分,以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对国民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仍然当属德国的奥尔夫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体系和瑞士的达尔克罗兹体系。这里,我们以分析教育体系为主,对与我国素质教育目标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奥尔夫等音乐教育体系虽然产生自不同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