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82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老年人需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300名5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的九种需要中,物质需要水平最低,而尊重需要水平最高且差异最大;老年人需要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特别、职业、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挫折状况等。  相似文献   
672.
激励性评语是指教师用激发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肯定的评价,从而使他们不断发扬优点,增强进取心和求知欲。这就是说,激励性评语是建立在学生渴望得到  相似文献   
673.
成语,主要指习用的古语、俗谚以及能独立表意的词组、短语。大都约定俗成,结构固定。成语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前代故事等,二是历代流通度大、影响甚广的经典著作。正是由于成语的这两个来源,决定了成语含有前代语言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词义、语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674.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树立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学生创造性的人格。为此,在解题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进行变式训练。变式练习的设置是分水平的,具有合适的梯度。  相似文献   
675.
论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儒家思想.对人们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在的影响.这些思想,不仅可以认识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而且对于青年教师继承和发扬其实质精神,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6.
在分析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电压速断保护的性能特点基础之上,引出了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产生的机理及构成原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该保护在实用中的几种整定计算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77.
让大学生具有主体性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大学生具有主体性必须通过主体性的教育才能具备,倡导主体性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本文将主体性教育融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并探索其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678.
杨红 《湖南教育》2007,(1):21-21
“我创造了一个面积单位是平方纳米.”“老师,1平方乍可以吗?”……这是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始料不及的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创造面积单位的教学环节,旨在将数学知识尽可能还原到这一知识未发现之前,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教学的“再创造”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本人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或创造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679.
杨红 《山东教育》2003,(21):76-76
培根曾说过,数学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语言已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通用的交流工具,数学语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680.
杨红 《成人教育》2008,(7):12-14
文章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为个案,概要地介绍了当地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开展的情况,如实地反映了当地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在思想意识淡薄、经费紧张、教师待遇差、成人教育机构萎缩、教材滞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存在的矛盾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扫盲新体制、探索开发地方性教材和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