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听能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听能训练与特定情景及其情景用语、语篇情景有着密切关系.依据这些关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使电化教育的现代性与优越性越加明显。外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电化教 有的最新成果,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探讨外语电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杨继新 《大观周刊》2010,(37):99-100
Stephen Krashen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中提出了i+1理论。这种理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研究价值。这种可理解性输入具体有什么作用,怎么样才能进行优化输入,一直为人们所探讨。本文就以这种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几种优化输入策略借以提升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输入质量,达到满意的学习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山的那一边》有着自己的艺术个性,约而言之,就是质朴醇厚,大巧若拙.质朴醇厚是一种美学境界,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作者不仅要有对大巧若拙的自觉追求,而且要有寓巧于拙的功力和技巧。为了获得朴拙的效果,作者在以下几方面颇用了匠心。其一,视点。视点又称叙述角度。叙事作品有一个由谁作为观察者、讲述者的问题,是作为“局外人”的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