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2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一、推荐杂志,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从一个人笔底流淌出来的文字往往就是他心灵的独白。曾有学生在《我的愿望》中写“因为我个子不高,所以面对高个子同学的欺负就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要是我能长高那该有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和他们斗一斗”,还有的学生希望自己有上百万的金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的作文不可谓不真实,但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会出现思想的滑坡,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但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空洞的大道理,苍白的口号,只会让学生感到味同嚼蜡,而一些寓教于乐的小…  相似文献   
82.
英语学习对各种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调查,目前高职学生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差别很大,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尤其对网络和图书馆的利用率非常低,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引导使学生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应在这方面作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83.
84.
教育中有一种心理效应叫"互悦机制",即喜爱引起喜爱,欣赏引发欣赏。一名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完全可以把微信群变成一个激励的平台,尽量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然后以此为基础,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教育主张与家长交流,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对于孩子行为或习惯上的一些小的不当之外,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微信群这一更便捷的交流方式,与家长共同讨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而且教师如果能多用一些  相似文献   
85.
"猜一猜"这一教学内容编排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两部分内容,是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训练的重要一课。笔者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猜一猜"活动置于生活情境中,把知识设计成一个个轻松有趣的游戏,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86.
经常听校长们抱怨说:“太忙了,一天24小时简直就不够用,也不知道时间都到哪里去了。”对于校长来说,时间不仅是生命和金钱,而且是构成管理活动,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资源,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可是谁“偷走”了校长们的时间呢?当笔者出示这个题目时,校长们先是笑了,然后马上愤愤然了。那还用说,临时性的事情太多了,领导工作没有计划,总是有人来打扰,总是有开不完的会……校长们你一言我一语,简直像一场控诉大会,控诉那些偷走他们时间的人。  相似文献   
87.
改进了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概率的几个公式,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指出了其近似性。  相似文献   
88.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越来越重要。去年我新接手一个班级,这个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缺乏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能认真制定并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也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老师交办的其他学习任务。我多次进行教育引导,但效果不明显。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89.
本文浅要阐述了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意义,分别从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前预习,保证课堂进度;加强课堂互动,引发学生探究以及加强课堂互动,引发学生探究等方面,提出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0.
“杨老师,听了您的讲座后真的特别心动,等我在学校里把关系基础打好、站稳脚跟后,我就跟着您读书写作、研究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新入职教师培训的间歇,一位年轻人这样表态。令我大跌眼镜的不仅仅是这位青年教师极其“现实”的职场观,还有许多接触过的老师们对于与成长相关的时机与契机的论述———在刚刚入职的老师看来,工作之初立足与融入理应是主要目标,专业成长这件事是可以留待中年蓄足了经验、扎稳了根基后再议的;可中年教师也有自己的困惑,老待养、子待教,工作岗位上又正当主打之年,哪里能抽得出空闲呢?倘若是没成家或近退休的年龄,倒是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阅读思考的时光;与退休比邻的老师们,往往又会唏嘘不已,倘若退回个十年、二十年,自己肯定不会虚度那大好的成长时光……稍一归结就不难发现,只要愿意找借口,成长似乎永远都不当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