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为提供良好的天文观测环境条件,更好地确定巨型射电望远镜的备用选址,以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为例,对其选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所占权重,建立巨型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决策指标体系,进而选择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富蕴站西南方向某天然巨型洼地作为巨型射电望远镜备用选址地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选址策略较传统方法更具直观性和科学性,且能满足实际选址要求。  相似文献   
22.
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实践及教学过程中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穿插教师精心设计的小游戏,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又能给予学生真实的切身体验,从而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思维,让课堂亮出精彩。  相似文献   
24.
杨静静 《语文知识》2012,(1):76-77,92
朱熹不光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见解深刻、思想独特的史论家。其三国史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诸葛亮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三国志》中,诸葛亮仅仅是重要人物之一,地位在曹操之下,顶多与刘备、孙权并列,是普通的"人",而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诸葛亮一度被异化为智谋之"神"。诸葛亮由"人"到"神"转变,是逐步提升的。而影响这一转变的关键一环便是朱熹。朱熹论诸葛亮较前人更加务实、深刻、独特。  相似文献   
25.
对于“一群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多少条光谱线?”常见的解法是划线,然后从n=2的能级逐一向下划线……,最后数出线的条数即为其辐射光谱线条数,得n=3时最多能辐射3条光谱线。  相似文献   
26.
对于“一群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多少条光谱线?”常见的解法是划线,然后从n=2的能级逐一向下划线……,最后数出线的条数即为其辐射光谱线条数,得n=3时最多能辐射3条光谱线。采用划线法虽然直观,但当n值较大时问题变得比较烦琐。而在学习能级跃迁知识的同时学生刚好学了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我们就可采用组合法进行计算。组合的定义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而因为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低能级时就会辐射出一条光谱线,即从n个…  相似文献   
27.
写在前面先前有一则新闻,"学生为老师打伞遮太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而后又有网友编出一则小故事:一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路人又说,孩子一  相似文献   
28.
高中物理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P107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引力常量很小,我们日常接触的物体的质量又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很难觉察到它们之间的引力。例如两个质量各为 50kg的人,相距1m时,他们相互的引力只相当于几百粒尘埃的重量。”我认为结合上下文在这里举这个例子不够妥善。 万有引力定F=Gm1m2/r2是有适用条件的, 这个公式中的距离r,是指两个质点间的距离。显然,这里两人相距是1m,间距很近,人就不可以视为质点。若用简化模型处理,把人近似看作为质量均匀的矩形薄板,则r为两薄板几何中心距离,若两人身高相等,如均为2m,则r=1m,r2=1m2。但若两人身高差异较大,如一人高为2m,另一人高为1m,则r=1+(1/2)2m  相似文献   
29.
“十几岁的女孩要做骄傲的自己,二十几岁的女孩要做最美的自己,三十几岁的女孩要做真实的自己. “自信和微笑,是这个世界赋予女孩的最大的资本,懂得的女孩终将拥有爱. “你看得见多少美好,取决于你有多爱自己.”  相似文献   
30.
江宇  杨静静 《阅读》2016,(Z3):15-17
一汽车开到路口,眼前是一幅久违的画面,村庄的沧桑仿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风吹起地上的尘土,像极了老者走路时蹒跚的步履。路上的颠簸一如四年前到这里一样,胃里翻江倒海,而心却早已满怀期待。一路往前一路希冀,本以为这里的面貌会依旧如故,但当来到曾经落脚的地方时,我着实被吓傻了不少。这里大门被拓宽了两倍,里面楼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