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1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林忠 《江苏教育》2007,(18):36-37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概念,无论是描述式的还是定义式的,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都是朴素的,基本上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从理论上说,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容易的,但事实上学生的概念学习最容易出现问题,这又是为什么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学习,我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未能建构数学概念。那什么是建构数学概念呢?我用下面的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2.
数千年来 ,“鲧盗息壤”被作为神话故事传播 ,“息壤”被解释成能大能小可随意变化的神物 ,鲧治水失败被尧舜殛杀的故事亦被载入史藉。其实这些都是远古史实在代代口耳相传辗转播衍中讹变的结果。根据史料揆情度理 ,从水利工程的知识和原理考察 ,可知息壤不是地壳变动中涌长出来的自然物 ,也不是神话传说中的堙水法宝 ,而是远古人们在治水中创制的装载着石块、泥包、沙袋的竹木笼和藉之建成的防护堤 ;鲧为造息壤窃用神庙里的铜礼器成为尧舜为政治需要而殛杀他的藉口。因当时和后世的史家为尊者讳 ,为圣人讳等多种原因 ,这些历史真相逐渐被湮没。今天我们应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3.
当尧之世,洪水滔天,人民受灾,鲧综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勤死忘身,九年治水,顺欲成功。但鲧过人的才干、直的个性及其部落势力的发展使他同尧舜四岳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鲧反对尧舜禅让更使尧舜决心把他作为政治上最危险的敌人来诛除。于是鲧熔铸神庙礼器做治水器具,成为尧舜以亵读天地祖先神灵的罪名贬之羽山并最终殛之的掩人耳目的口实。说鲧因治水无功而被舜所殛,当是世人的误传和史家的曲解。  相似文献   
104.
人才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高科技的新兴产业更是如此.所以,从人才战略入手引导和扶持新兴产业不失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明智之举.本文通过对大连软件产业发展历程的研究,分析新兴产业发展中人才资源及人才战略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从人才战略入手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观点以及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人才战略观.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对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中“古纂籀文字”的解析,认为我国的最早古文字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  相似文献   
106.
词典云:“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当代史学界普遍把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认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笔者甚疑之。现不揣浅薄,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与通家共商榷。 一、关于社会革命性质标志的辨析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足以影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革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类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试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在概念内涵上质的区别,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阶级不同,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二是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不同,前者革命对象为地主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者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107.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与统一。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且神散,那种所谓的生成是放弃教学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的。  相似文献   
108.
林忠 《广西教育》2012,(13):43+48-43,48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校德育最为重要的内容。如何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德育的精髓是"无为而治",适当地采取"无为"策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根据课程改革理念,学生应该是教育目的的最终体现者。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具有继承性的,而且是具有发展性、创造性的。学生不仅要在教学中获得书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能对固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质疑,应  相似文献   
110.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化趋势逐渐加强,网络信息资源不断补充,如何应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已经成为我们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校园网建成的今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网络与传统教学的整合,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