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私人教练是随着健身市场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新兴职业.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数学法、实证研究法对私人健身教练人力资本价值测算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选取福州市中博国际健身俱乐部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为测算私人健身教练的量化价值,规范私人健身教练市场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体育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关于家庭体育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目前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研究主要涉及:家庭体育的意义与作用;影响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家庭体育发展趋势与对策;家庭体育现状的调查以及和谐社会与家庭体育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多数学者侧重于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基础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家庭体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文章结合笔者自身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介绍了《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的一点构想,以期环境工程专业能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师资培养的对策应做到广开校际合作,合理配备师资;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迎合市场经济,确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狠抓落实,建立多元、立体的师资继续教育基地;促使体育教师树立"教学-科研-教学"一体化的新理念,适应新的体育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对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为了增进福建和台湾高校体育的相互学习,促进福建省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和台湾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主要从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课程生成、体育课程考核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经过比较发现,福建和台湾的高校在各个方面都具有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家庭体育是促进家庭和谐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心健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力基础,家庭和睦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没有家庭的和谐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现代人的家庭除了继续担负着人类再生产等职能外,其他职能已逐步削弱,但作为强健体魄的家庭体育功能则日趋增强。为了获得和保持充沛的精力,应对巨大的身心压力,家庭成员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更为强烈,体育已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成为促进家庭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小花龙血树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8.
介绍卤虫的应用情况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营养强化、品种改良及去壳卵的应用等,结合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启动与推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之一。数学课的导入就是使学生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数学课的导入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复习提问式在复习旧知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在湄洲湾灵川贝类养殖滩涂定量采样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种类101种,其中环节动物52种,软体动物25种,甲壳类18种,脊索动物3种,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棘皮动物各1种。年平均密度为2084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152.32 g.m-2,次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21.23 gAFDW.m-.2a。春季(3月)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高于其他季节,而多贝类和寡贝类养殖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