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抽象思维能力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物理学科中抽象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握物理规律,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有效拓展思路,举一反三地解决物理难题。文章聚焦物理教学中抽象思维的培养问题,从培养的内容到培养的方法,拓展出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论述了网络教学的特点、遵循的原则,制作设计,并根据个人体会,提出了制作网络教学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24.
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校际间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自成体系,形成信息孤岛。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体制,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采取行政、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实现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校际间共建共享,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25.
全球金融危机来袭逾半年,可广告业的危机已呈现在我们面前超过五年,只不过行业太小无人关注,还有行业迟暮反应迟缓,不少行业同仁甚至尚未看见,悲哉我广告!  相似文献   
26.
目前,知识经济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这些精辟、深刻的论断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不仅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后勤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指明了方向。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是最富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27.
高校后勤产业是从事服务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主体是按后勤服务性质和专业特点的不同而组建的各经济实体(以下称后勤产业)。后勤产业一般被列为社会第三产业范畴。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公有制可以而且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要求,高校后勤产业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切切实实地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本文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解放思想,确立后勤产业发展的新观念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对此,人们…  相似文献   
28.
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评价指标要素的选择,然后采取层次分析法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评价指标要素权重进行了计算,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9.
整体教学是把教学作为一个系统,通盘考虑诸要素在系统内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整体教学能有效改善传统课节教学存在的整体性不强、站位不高、知识碎片化等问题,在践行新课改理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整体教学的实施要整体分析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能明晰教学内容的整体架构,分析教材能明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课标与教材结合能构建整体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0.
搞新闻的朋友在一起侃大山时,常因采访时“俘虏”不到对象而困扰。当你兴致勃勃地找到采访对象时,而他(她)却遮遮掩掩或动辄生厌,在你面前临时搭起一堵“墙”(即戒备心理!)将你隔开。这堵无形的墙不推倒,就无法让你的采访对象吐露真言。采访中,如何推倒这堵“墙”呢? 首先,从采访者自身角度看,采访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采访的成败。被采访者对采访者产生戒备心理,有许多是采访者本人主观造成的。采访者常常有:1、自己是个名记者,采用居高临下、傲慢待人的方式“逼供”,给采访对象一种心理压力;2、不会察颜观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