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随着近世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几千年“大一统”传统思想的中国封建王朝至清康乾盛世下也发生着变化。清廷在继承封建统治体制和观念的同时,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加强了对中国的统一。其中康乾盛世下清廷的西藏及黄教政策就充分体现了此点。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清廷通过几次对藏用兵和体制改革,最终使西藏由中国传统的藩部转变为受中央政权有效统治的地方必要行政区域。虽然其间清廷在某些政策的运作上还存在不足,但此举却极大地强化了中央对西藏等藩部的统一,并最终促使传统的“大一统”帝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  相似文献   
12.
形成于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无论在中国画派史上还是美术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影响着中国清代绘画、书画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美术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美术艺术的近现代化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文章对清际新安画派形成的各因素、画派的演变和画派对中国美术艺术近代化的巨大影响三方面做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明清交替时期,黄教对中国“三北”地区影响重大。无论是蒙古、满洲还是沙俄都对黄教以及黄教的圣地西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黄教以及黄教圣地西藏的联系中,满洲政权的黄教及西藏政策更具主动性。正是这一积极的姿态使得清初政权有效地利用黄教来扩大自己在蒙古各部中的影响,并为它对蒙古各部施加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清廷对西藏以及黄教政策的灵活运用还为清政权统一中国、成为“华夏共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司法改良、缓解恶劣的监狱环境,南京国民政府与河南地方司法当局均对民国时期河南省的狱政改良进行了设计,并付诸实践。但经费不足、传统惰性太强、不同政府部门间的不合作,导致这一设计难以实现。这一改良虽秉承了近代司法文明、推动了该省监狱现代化进程,但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未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清初满清政权通过战争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藩属国.朝鲜在内心上仇视这一宗藩关系,并对清国推出“倭情报告”政策.这一政策在清初太宗、顺治两朝成功的打破了丙子条约的束缚,完善了朝鲜的防御体系;同时却给清国、朝鲜、日本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特别是给清国和其后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初满洲政权的蒙古政策是满清藩部政策的缩影。就历史事实而言,该政策不仅是清政权藩部政策的完整模型,而且也是此后清政权藩部政策的运作楷模。它的实施方式、政策种类、运作模式对此后清政权的藩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教、通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并为顺利实现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该政策对此后乃至今天各民族间的融合仍然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