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15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81.
四、日本流亡十年 1928年2月,郭沫若化名吴诚到达日本东京。在日本朋友的帮助下,在东京附近的千叶县市川市安下家。 上了岸使失去踪迹的吴诚,引起东京警视厅的警觉。半年之后,他们通过通信检查,发现吴诚就是郭沫若。把他拘留了三天,进行审问。从此,郭沫若作为“通辑犯”和“左派要人”,在警方的监  相似文献   
482.
郭沫若是现代卓有建树的文学家和科学家。在文学方面,他开一代诗风,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人;在史学方面,他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观点运用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并把古文字学与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他在戏剧、散文、小说和考古学、古文字学诸多方面,都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可以说,郭沫若的一生在文学和科学方面,涉猎之广、成就之高、著述之丰,在现代是没有人可以与其比肩的。 一、童年与少年 1892年(清光绪18年)11月16日,郭沫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清朝的乐山,是嘉定府的所在地,离嘉定府城西南约75华里,便是当年的沙湾场。这是山水之间的小镇,西面是峨眉山的群峰,东面是滔滔的大渡河。又有从峨眉山麓流下的茶  相似文献   
483.
中国与英国、瑞典体育管理体制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又由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  相似文献   
484.
心血管疾病(CVDs)在全球范围内是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铁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很重要。几十年来,铁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由铁介导的细胞死亡方式,即铁死亡,在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此外,铁自噬是诱导铁死亡的上游机制,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铁死亡和铁自噬的过程、机制、铁自噬的调控途径和分子靶点进行综述,并总结其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我们讨论了针对铁自噬诱导的铁死亡调节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总之,本综述将为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学机制提供新的见解,并提供一系列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85.
农业高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农业高校图书馆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所具备的优势和应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6.
沈波  汪栾 《新闻战线》2023,(22):88-90
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未来社区建设,为构建可沟通的城市社区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杭州高新区(滨江)未来社区通过打造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营造服务民生的数智场景、塑造面向未来的生活全域,在传播基础设施和可沟通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创新探索,为未来城市社区图景提供了现实路径和长远想象。  相似文献   
487.
尊重受众需求,是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成效的关键,同时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改革工作的开展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受众需求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新时期电视新闻受众需求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编辑改革方向做出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出受众需求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改革中的导向作用,进而促使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新闻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