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超市的商品以价廉物美、品种齐全、质量相对有保证而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可是曾经有段时间,我很不喜欢去超市购物。原因是,每次走进超市,那些售货员的目光总是不停地在观察你,总让人觉得是在防贼,心里很不是滋味;还有一些售货员,不等你选定自己喜欢的东西,马上就不遗余力地拿起他认为好的商品极力向你推销,我总疑心他是某品牌商品的托儿,时常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拔腿走人。  相似文献   
42.
一个班级内的群体有各种各样的。根据班级内构成的原则与方式以及有无明确的结构关系,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师生认可,为完成班级所赋予的任务而产生的,有明确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如班委会、团支部。非正式群体,则是基于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人员性格相近等因素自然形成的群体。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正式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历来为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所萤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虽然是一种“民间组织”,但其在班级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3.
梁增红 《师道》2003,(4):21-23
“唉,这些学生真笨!那道题我都讲了不知多少遍了,还是不会!”“这个班的学生太差劲!我问了几个问题,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真是死水一潭!”“唉,又是那几个‘差生’没做作业!”……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耳畔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稍微婉转一点的,同事之间相互发发牢骚;粗暴一些的,则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奚落一下,以解心头之恨。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老师们被逼于应试教育的无奈之举:广大一线老师从事着加班加点的教学,管头管脚的教育,可谓“诲人不倦”。而这些辛苦付之于那些所谓的差生身上,犹如“把流…  相似文献   
44.
育人与育己     
梁增红 《师道》2011,(5):38-39
这两天教学《敬业与乐业》,在跟学生一起品味语言文字,一起品读梁启超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词时,我不断地变换着角色:一会儿我是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语文老师;一会儿,我又情不自禁把自己想象成坐在台下聆听演讲的一个听众。  相似文献   
45.
梁增红 《师道》2023,(9):21-23
<正>与教师交流,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教师发展好难啊,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每当此时,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少不得劝慰几句。问世间,有几人能把日子过得行云流水?大多数人可能如我一样,不是幸运儿,没有享受到命运特别的眷顾,回望来路,不免是踉踉跄跄,起起落落。如今盘点自己,随风而逝的寸寸光影从键盘上滴落,摇曳在云淡风轻中,  相似文献   
46.
毫无疑问,语文课堂是要朗读的。但是观察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无遗憾地发现,有的朗读是为朗读而朗读,有的朗读则与阅读脱离成两张皮,有的朗读成为讲课的点缀和附庸,有的朗读形式单调,水平低下。因此,要想使朗读不沦为“喊”和“吼”,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朗读与品析的结合。  相似文献   
47.
育人与育已     
这两天教学《敬业与乐业》,在跟学生一起品味语言文字,一起品读梁启超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词时,我不断地变换着角色:一会儿我是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语文老师;一会儿,我又情不自禁把自己想象成坐在台下聆听演讲的一个听众.  相似文献   
48.
语文老师喜欢选择文学类文本,因为文学类文本教学往往能收到潸然泪下、怦然心动、掌声雷动的舞台效果,语文老师不讳言文学类文本“有可讲的东西”,非语文老师也爱听这样的语文课。相比之下,一些非文学类的实用文本,虽然被编在教材中,却不被待见,非但公开课上鲜有老师愿意献课,平常教学中老师们也觉得它们主题单一,语言乏味,难有煽情效果,  相似文献   
49.
关于《窗》的教学,不少老师都在“欧·亨利式结尾”上大做文章。所谓“欧·亨利式结尾”,是指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50.
梁增红 《天津教育》2002,(12):41-42
关于提问,其方法、艺术、重要性,教育界已多有研究,在此不赘述。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貌似有用、实则无效的提问还是充斥于课堂,尽管现在鲜有“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了。大致的情形是,少数学生走过场一说了之,以一种表面的繁荣,营造一种虚假的师生配合的默契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即使如此,还有许多人为之津津乐道,甚是可悲。说得尖锐一点,就是“请君入瓮”,教师在表演(而非导演)、作秀,学生不过同群众演员一样起着陪衬作用。这种提问的基础是教师已事先做好了答案(过激的说法认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