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69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随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担保机构的实力评价日益显得重要,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基本素质、信用能力、财务能力、业务能力、成长与发展、社会效益六个方面.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有利于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确定事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担保机构实力进行评价,可明确知晓该机构的实力,在与其合作或对其进行监管中,能更加有的放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2.
梅强 《广西教育》2012,(44):25-26
英国词典编纂标志性人物塞缪尔·约翰逊曾说:“任何作家都有机会被称颂与赞扬,唯有词典的作者只能希望逃过被谴责的难关。”这句话最近又在《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六版的编纂者身上得到了应验。  相似文献   
43.
44.
45.
大学生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动机和新创企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创业动机和创业企业成长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不清楚,如何优化创业环境进而提升创业绩效是创业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创业环境因素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创业绩效,而是需要创业动机这一内在的媒介转化为新创企业成长绩效。以417个小微型创业企业的大学生创业者为样本,构建大学生创业环境、创业动机和创业企业成长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关键影响要素是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文化;高校创业教育、市场环境、扶持政策和创业文化通过大学生创业动机间接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创业动机承担着大学生创业环境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完全中介作用。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可强化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进而提高创业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46.
自主创新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昌年  梅强 《预测》2006,25(5):12-15
本文基于自主创新的视角,对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地研究。首先界定了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点,从不同的视角剖析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内在特征,揭示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发展的动态性、实践性和培育性。其次,对自主创新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一致性、依赖性、拉动性、互动性”方面进行了理论探求。最后,就当前我国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在界定组织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将企业组织学习知识获取的各种途径划分为外部途径和内部途径,就外部途径和内部途径的相互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企业知识获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专精特新"概念的界定,提出"专精特新"的概念模型,认为"专精特新"是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选择。借助问卷调查,以江苏小微企业为例分析小微企业"专精特新"的现状,提出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9.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应采用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或混合组建,市场化运作,其组织形式是事业法人制,其运作规则应为公平,多元,规范,稳健。从担保基金的盈亏上看,决定担保规模的因素实质上是一个地区企业的总体信用状况,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将成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加强法制建设,社会征信机构建和企业伦理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0.
蒋永康  梅强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69-177
对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定量研究.首先提出知识转移三阶段模型,包括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接受者知识吸收度和交互情景3个知识转移粘滞直接影响因素和1个间接影响因素社会资本网络,采用鱼骨图法确定各因素及其层次关系,然后导入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一致性评价,计算各层次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到排名前4位的是转移意愿、接受意愿、转移能力和吸收能力,社会资本网络的中心性排名第5位、结构洞排名第9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激励机制、市场机制等措施提高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是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关键,设计和优化知识接受者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同时应注重通过多开展培训、讲座和现场指导等手段来提高双方的知识转移能力;此外,要充分利用知识转移双方、科技中介的社会资本网络来降低知识转移粘滞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