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以5个黄淮麦区主导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去雄后第1、3、5、7、9天观察柱头发育形态,并统计品种作为母本时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分析品种柱头形态发育和母本的平均杂交结实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周麦18和百农207柱头去雄后1~9 d内形态发育稳健,在去雄后第9天退化不显著;周麦18平均杂交结实率最高为72.13%,百农207平均杂交结实率为61.53%,与周麦18差异不显著;西农979、良星99和偃师4110柱头去雄后第9天形态发育退化明显,这3个品种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则极显著低于周麦18.  相似文献   
12.
烹调方法对百薯1号茎尖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炒、漂烫和微波三种不同烹调方法对百薯茎尖进行处理,测定处理后的维生素C、总酸性物质及氨基态氮。结果表明,油炒和微波处理使百薯1号茎尖的总酸性物质含量增加,氨基态氮、维生素C含量降低;漂烫导致三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