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教育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近年来,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在高等教育中备受关注.它对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导致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混合课程将面对面和在线两种课程传递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在促进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师生互动、反思和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很有针对性.借鉴国外混合课程开发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2.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存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学生的个性、缺乏功能性学习小组和缺乏多维课堂互动等许多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缺乏民主性的具体表现。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为了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转变了师生角色,彰显了学生个性,构建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推进了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3.
对安徽省阜阳市农村民办学校师资现状调查显示,民办学校师资管理不合理、水平相对较低、师资队伍不稳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了农村民办教育发展。为此,必须从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聘用和评审制度,以确保农村民办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4.
新型课堂秩序及其重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新型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凸显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关注课堂中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上课时学生可以打断老师的话,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异议等,着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建立课堂自由秩序、自觉纪律。重新界定课堂秩序、课堂纪律与学习自由,建构新型课堂秩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一、农村基础教育目标有些错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在于“质”,而不在于“量”。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农村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农村学校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新一代和广大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66.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显,而且要求加强学校同社会、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素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学教育不能完全把学生关在“书本”中和教室里进行,  相似文献   
67.
转型期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新旧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人们观念上的多元性的模糊性,导致在行为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队伍也同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师德水平的滑坡,令人堪忧。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更具有其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由教师劳动任务、对象及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68.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的突破。它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学观念,给新课程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  相似文献   
69.
独立思考权是人最起码的权利和自由。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独立思考权的剥夺者,教材成了剥夺工具,不良的教学方法成了剥夺方法。为了维护学生的独立思考权,提高学生思考能力,教育者应成为学生独立思考权的维护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安全、支持的环境,给学生思考的自由时空;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把独立思考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70.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体现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建立政府、学校、家长以及社区各界广泛参与、平等对话的有效机制,并取得他们积极的支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然而,在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农村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开展得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必须积极地构建农村中学社会支持体系,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