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历史档案》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刊登李鹏年同志的文章——《涡阳刘疙瘩牛世修起义》,文中称“牛世修亦名牛汝秀”,不尽妥切。前不久笔者在涡阳县发现光绪三十一年修《牛氏世谱》,其中卷二记载:“履矩(配朱氏、吴氏,生三子:长汝兰、次汝言、三汝秀)——汝秀(配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十字运动,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组成部分。文章溯本求源,对红十字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在中国红十字的启蒙运动中,“二孙”即孙中山、孙淦,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日德青岛之战爆发后,作为国际性民间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筹款募捐,组织救护医队,前往救援,并于胶东水灾灾民,广施赈济,克尽天职。他们以人道主义行动为十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厚礼,为中国红十字运动增色。  相似文献   
14.
李昭寿是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他以结捻造反起家,随即投入太平天国,最后投靠清廷.“豫胜营”则是李昭寿所部降清后改编成的一支反动武装,曾对当时的局势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本文拟对“豫胜营”的兴亡及其与李昭寿的荣辱关系进行一些考察,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5.
1937年中国红十字会淞沪抗战救护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红十字会作为慈善救护团体,于1937年淞沪抗战时积极采取救援行动,组织救护队、急救队,开办伤兵救护医院,收治伤兵伤民4万余人。该会克尽职守,其救护工作取得了可观成效,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留下光彩一页。  相似文献   
16.
梳理有关资料,再现中国红十字会“护国战争”救护情形。救护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办事处筹款募捐“至十余万元”之多,保证了战区分会和临时机关救伤恤难的需要。在总会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战区分会和临时救护机关尽心尽职,“疗伤瘗亡,厥功尤著”,救援行动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答:“捻子”:史料记载不一,有“聚众为捻”说,“打降为捻”说、“绳缀姓氏为捻”说、“所居处为捻”说、“持火把为捻”说、“贩私盐为捻”说,等等,计有十六种说法。“捻子”是皖北土语,即一股、一伙、一部分之意。按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24所说:“每一股谓之‘一捻子’。小捻子数人、  相似文献   
18.
申新三厂的福利改革即"劳工事业",最大的亮点就是被誉为"树国内工业界模范"的劳工自治区之设,"凡工人自出生至老死,均已顾及"。从"打工妹"的角度而言,涉及住宿管理、教育设施、医院之设、合作事业、兴建多功能大礼堂等诸多方面。申新三厂的福利改革成效显著:保证了出勤率,在给"打工妹"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工业生产得以正常运转;激发了"打工妹"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缓和劳资矛盾,改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风气的改良。但改革也使"打工妹"付出了代价:一些"打工妹"失业而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打工妹"行动自由受限;增加了"打工妹"的经济负担。尽管申新三厂劳工自治区的福利改革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成效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在没有政府扶助的情况下,自愿投资建设较为系统的福利设施,组织具有一定民主色彩的劳工自治,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军阀时期"--1916年至1928年--中国红十字会本着博爱襟怀,继续着救伤恤难的人道主义事业,在讨袁之役、护法战争、直皖战争、粤桂战争、直奉战争、江浙战争、奉浙战争等兵灾中进行广泛救护,克尽其职,受到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誉。  相似文献   
20.
茅家琦先生是享有盛誉的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与近代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传承、弘扬茅先生的治学理念、方法和风格;学习其高尚的人文关怀品格和科学精神。与会学者们认为:茅家琦先生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以太平天国史研究为代表的传统领域中不断作出新成就;二是开辟了区域城市近代化研究等新领域;三是独具慧眼地把当代台湾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从而开创了当代大陆的台湾研究学。茅家琦先生的治学成就深刻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和品格:致力于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