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近十年来,四川方言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除了对四川方言整体进行研究外,更深入的研究则表现为对四川省内各市县方言的研究。本文对近十年来四川省内各市县方言,即四川方言的内部支系的研究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绩,找出规律,以期对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2.
版权贸易的本质是跨文化传播。在版权贸易的过程中,文化偏见与冲突不可避免,但文化交融是大势所趋。版权具有产业属性,因此它不能没有经济学考量。版权产业化将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34.
小引面对时下不少同学的作文越写越粘糊软绵(柔性有余,刚性不足)的现状,我对本校高二年级128名同学进行了一次写作深层问题的问卷调查,由此得到的数字着实令人震惊!“为什么作文?”65.8%的同学认为“为作文而作文”、“为‘应付差事’而作文”、“为完成任务而作文”、“为了高考中的‘60’分而作文”。“你是怎样  相似文献   
35.
“功夫在诗外”,确为深入腠理之谈,几乎人人会说,即使暂时不会说,估计五六秒钟便能奏效,但是,怎样下这种功夫,恐怕不是一个“观察呗”所能表述清楚的;“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用来形容此中境地,大约并不过分。若作文,必先做人,只有做好了人,才能作好文,实为真知灼见,几乎人人会说,即使暂时不会说,估计五六秒钟便能奏效,但是,怎样将它兑现于实际,恐怕不是一个“灌输呗”所能表述清楚的;“心里明白腿打摽儿”形容此中情形,恐怕并不过分。作文练习与指导中,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等等,知,历来不是难题,行,才是难中之难。难在哪儿呢?千难万难,其实只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难在形成“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燃烧上。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这种燃烧呢?关键在于,能否就来自学生生活深处、心灵深处的一个一个具体而又典型的观察点、思考点、撞击点、穿透点、升华点等等,作深入掘进。这种掘进过程,即为引发燃烧的过程。因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语)。只有当审美欲、探求欧、写作欲、发表欲形成之时,所进行的作文练习,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所谓“功夫在诗外”,“做人与作文”等等人们熟知的道理,才能变成生动活泼的现实。否则,就规律谈规律,就写作方法谈写作方法,只能捉襟见肘,永远难于走出死胡同。那么,究竟怎样就一个一个“点”,去做这种意在引起燃烧的掘进呢?请读《面对环境污染,你应怎样回答》。期待此种我刊急需、作文练习实际急需的稿件,不断到来。  相似文献   
36.
夜,越来越黑,越来越沉;风,却偷偷地不知藏在哪儿。没有了温馨,失去了爱抚,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失去了很多。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下意识地抚摸着让爸爸夺去撕了一半后被我捡回来的书,委屈的泪盈满双眸。  相似文献   
37.
古代方言由于文献无多,研究者寥寥,其中尤其以古蜀语为甚。先秦时期,蜀人蜀地鲜见载籍。西汉以来,文献虽有关于古蜀语词汇、语音的零星描写,亦由于语料原因,不能做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近代学人于此着力亦难深入,文章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古蜀语研究情况做了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38.
作人与作文     
作人与作文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课题,至于是先教学生做人,还是先教学生作文,也许有人认为不值一谈。但由于前段时期自上而下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受到错误思想的侵蚀,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当而且必须首先教学生作  相似文献   
39.
<正>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它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从教材说,课文没有同一模式。初中教材二百多篇文章没有相同的题材,体裁也不同,作家的风格更是迥乎多样,若用“程式化”的框框去套,势必会有损于原作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从接受对象学生来说,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知识和能力结构呈现出层次性,即使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的影响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学中若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而盲目地教,势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将扼杀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各种积极因素。“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为有见识的教师鄙弃而不为了。那么,当今时兴的“讲读法”、“导读法”、“自读法”、“谈话法”、“讨论法”,还  相似文献   
40.
本文探讨了"和谐"一词的内涵及发展,通过文献用例,证明《汉语大词典》、《辞源》所收的书证是晚出的,《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不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