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现实和美育自身的特点,此阶段的美育发展几经起落并在美育发展的两次相对高峰期呈现出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育与社会、美育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美育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赋予的新的涵义和在素质教育中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张峰  汪宏 《科教文汇》2010,(19):6-8
高校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对全国104所高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本校教师队伍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对我国高校教师质量的总体评价良好;各个地区对高校教师队伍质量的评价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地区;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队伍质量评价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985"高校、"211"高校、一般本科、高职高专;各个高校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三类主体对高校教师队伍质量评价由高到低分别为:教师、管理人员、学生。  相似文献   
83.
84.
《食品工艺学》作为中国农业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十分重要,该课程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介绍了食品加工基本知识,但由于其内容与其他课程中的一些内容重复,致使该课程的部分内容设置显得不尽合理。本文意在改善《食品工艺学》的教课内容,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更贴切学生、社会、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课堂质量,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容易地全面掌握该课程,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5.
新媒体老媒体:谁主沉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6.
所谓语言认识(linguistic—thinking),简言之,就是以语言为对象考察哲学认识论问题的研究维度。因为在认识过程中,语言与思维是紧密统一在一起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人们只能在认识的抽象中才能把二者区分开。所以,语言认识的实质是语言和思维在认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87.
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我认为以下三点至关重要。一、在教学中渗透民族自强意识长期来,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而忽略精神素质培育这是一个不小的失误。有人预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怎样来理解这个预言?我曾赴澳教学一年,在昆州一所中学任教中文,也即他们的外语。绪论课是澳州教师上的,他不客气地开宗明义:“我们要好好学习中文,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很多,是很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你们学好了中文可以去那里图谋发展。”澳洲人也认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但仅仅是从他们的发展角度来寻找市场和劳动力的,如果我们的莘莘学子拼命学习外语,不过想求取一个  相似文献   
88.
在梳理巴黎综合理工学校两百余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管理体制与办学资源四个维度审视大学制度,结合特定的制度环境分析大学兴起并最终与国家成功结盟的关键因素,以更好地理解巴黎综合理工学校产生、发展的深层机制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9.
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德国职业教育是一朵奇葩,其先进的教育管理体制及取得的丰硕教育成果赢得了世界的瞩目.借鉴其先进经验,对进一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价值. 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特色 职业教育在德国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职业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高中为界,一部分被称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另一部分则称为高中后职业教育.实践表明,德国职业教育的辉煌成就与其完备而科学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学校教育是政治社会化最为重要的场域,为民主社会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应是中国大学的基本使命.那么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大学教育能否直接影响个体政治行为,怎样实现政治社会化目标?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南宁、广州等地3623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教育与政治参与的关系,分析了大学教育影响政治参与的具体过程.结果表明:(1)大学教育对政治参与具有独立的正向影响,大学教育是影响个体政治参与表现最强有力的因素;(2)教育年限的延长并不能促进个体的政治参与,学生社团参与经历对于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行为皆有显著增益,教育宽度而不是教育长度促进了大学政治社会化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