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当前,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的商品性及其交换关系的特殊性,对深入开展劳动人事体制改革,发展劳动力市场,搞活企业,促进现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时期,不仅消费资料是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常常设有“埋伏”。解题时稍不留意就会中了“埋伏”,导致错误。下面试以中考试题为例,说明“埋伏”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人力资源是指以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要求聘用的员工个体人力资源为组成源泉的,按照企业经营战略目标进行整合的,具有企业组织特色的人力资源群体。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群体生成、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投资。企业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要素或第一资源。在当代世界,企业物质资产是作为使用价值形式的企业物质生产力要素和作为价值形式的企业物质资本的有机统一体,是一种特殊商品。同样,企业人力资源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作为使用价值形式的企业人力资源要素和作为价值形式的企业人力资本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企业物质资产品牌,而且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品牌,要大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4.
一、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谈起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是我们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的讨论有必要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谈起。 在考察资本的生产过程时,马克思首先抽象地撇开劳动过程的各种历史形式来考察一般劳动过程的生产劳动的含义。他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又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关于所有制关系的改革,特别是国家所有制的改革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正确认识所有制关系的改革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关于所有制关系的内函目前我们在所有制关系改革问题上的分歧,不少是由于对所有制关系的内函有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论述劳动力资源数量、质量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基础上,揭示了新疆劳动力资源数至的特.未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进而提出控制新疆人力资源、提高新疆劳动力资源质量以促进劳动就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论证新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的矛盾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新疆一、二产业以及商业服务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增加就业矛盾的特殊性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既有其自然原因、历史原因,又有其现实原因。当前加强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既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又有利于支持东部地区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西部载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为特色的西部产业群的逐步形成以及西部载我多方位开发格局的初步形成,当前加强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客观条件日趋成熟,当前加强东西部经济合作必须明确出发点、选好结合点、推行多样化结合方式,坚持经  相似文献   
19.
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是人类社会实践所证实的真理。工业经济时期,以资本短缺为特征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决定了资本所有以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独占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知识经济时期,除了土地、劳动力、物质生产资料外,技术、管理、知识也成为不可短缺的生产要素,以致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工人也直接参与了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使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出现了崭新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一分配关系对我国的企业制度、人才流向与分配关系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生产力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武器,主要包括:必须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作为确定党的基本路线的立足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振兴经济,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发展科学和教育;改革旧体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行对外开放以发展生产力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