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博雅学艺(liberal arts)与文科(humanities)是西方教育史上两个核心的概念。在中文学界,liberal arts常常被翻译为人文学科或文科,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两者的关系。文艺复兴之后,liberal arts和humanities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自始至终,liberal arts囊括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知识,其一是体现敏感性精神的文法、修辞、诗歌,其二是体现几何学精神的算术、几何、天文学,等等,而自文艺复兴之后,人文学的概念已经将数学彻底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2.
组织合法性理论及其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合法性理论是研究诸如学校等强制度环境组织的重要理论工具。当前国内对教育系统合法性的研究总体上还不够规范。因此有必要了解把握西方对组织合法性的研究状况和框架。文章综述了新制度主义的组织合法性理论,包括意义、分类、生成机制、组织策略等。合法性来源具有多样性、异质性、复杂性、组织与环境的互动性等特点,不同类型的组织、不同的组织个体有着不同的合法性环境。提升合法性是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概述并预测了组织合法性研究的趋势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扩张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美国博士生规模的发展是政府(联邦和州)政策、市场需求、院系决策以及学生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总体来看,联邦政府对大学科研和研究生资助的增加是美国博士教育规模得以扩张的直接驱动力,其规模扩张路径在校均规模与培养单位数量、修业年限、学科结构、性别结构和留学生比重等几个方面都有体现。比较而言,中国政府主要通过招生计划直接规定了博士教育的规模,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长期在低水平运行。由于历史比较短,中国博士教育规模扩张主要依赖于校均规模和女性比重的增加,而学科结构、留学生比重的调整还不明显。因此,改革中国博士教育,提高博士培养质量应稳定和控制博士教育规模,建立招生计划的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推进导师项目资助制,努力留住和吸引优秀生源。  相似文献   
14.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相似文献   
15.
博士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高校科研产出的重要贡献者。然而,博士生从“学术学徒”到“独立研究者”的蜕变过程,必定要借助来自外界的经验丰富的同行们的学术指导、交流、共享和帮助。那么,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学术互动对博士生培养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运用标准负二项回归对“中国博士生毕业调查数据”的全国61所高校8207份博士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导师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和“与其他教师的学术互动频次与质量”均对博士生国际期刊论文产出具有正向影响;“与博士生同学的学术互动频次和质量”对国际期刊论文产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德国是世界上培养博士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博士就业统计数据表明,尽管定位于学术型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但由于学术职位有限,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幸存者”成为讲席教授。所幸德国的经济领域为博士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博士学位成为学术领域外就业市场的“通行证”,确保了博士的稳定就业,降低了博士选择学术职业可能承担的风险。高竞争与高参与的学术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加剧了博士的学术就业难度,却保证了德国学术职业体系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7.
博士生是知识生产的重要贡献者,在博士生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师生合作与互动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从博士生社会化和学生自我调节的理论出发,以一所"双一流"高校(以下简称M大学)化学学科的某实验室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文献计量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以分析博士生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对知识生产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学实验室中的知识生产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的师生互动关系会带来四种差异化的知识产出结果,且学生的内在动力对于知识生产的结果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层级管理与横向交叉:知识发展对学科目录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专业目录》对学科体系的规制性影响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特点,其作为一种"层级管理"手段影响巨大。但是,这种"层级管理"已经与当前人文社会学科"横向交叉"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某种冲突:这一冲突在组织和管理层面表现为此起彼伏的学科升格运动,在知识、教育和学术层面表现为跨学科人才培养和跨学科研究的发育不良。本文从学科专业目录的层级管理性质和知识发展的新趋势出发,讨论了我国学科专业目录管理所遭遇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4届代表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了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就业去向分布、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地域分布及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除个别高校外,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艺术类和师范类高校灵活就业率普遍高于工科类高校;在就业去向上呈现东部研究型大学升学和出国“双高”态势;在就业单位上呈现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聚态势;在就业地域上具有明显的“属地就业”和东部就业特征等“溢出”效应;在就业行业选择上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等综合特征。建议未来应重视做大做好中西部地区博士后工作,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和治理体系,省级政府应继续增加对省域内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liberal arts或liberal education是西方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但这两个概念又非常复杂,难以把握。本研究试图从概念史的方法入手,将这两个概念的历史分成若干阶段,通过对相关经典文本的解读,把握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