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一、两种大学观的对立大学理念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在大学思想史上,席勒和康德等人对大学的论述可谓大学理念之嚆失。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更是举世公认。  相似文献   
22.
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概念、方法与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士质量评价是博士教育研究中探讨得比较少的问题。本文首先区分了博士教育质量、博士点质量、博士质量这三个互相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指出博士质量的内涵包括培养质量和发展质量。其次,文章讨论了从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评价博士培养质量的主要方法——同行评价法和文献计量法。最后,文章从国内外的教育实践出发,分析了当前评价博士质量的两种视角——产品视角和质量视角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23.
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纯学术观的两个源头分别是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德国。启蒙时代的学术观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但又有所拓展。基于这两个时代的观念,可以分离出纯学术观的三种意涵。首先,这一观念认为知识本身即是目的,具有内在的价值,它强调知识的非实用性,这种观念也是古典自由教育的知识论基础;其次,纯学术观是一种自我合法化的话语,它强调学术或理性作为一个领域的独立性,拒绝用经济、政治的标准来衡量学术,它同时也是学术自由的学理依据;最后,为学术而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学术人的职业伦理,它强调的是“科学动机”的非功利性,要求学者将学术研究摆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24.
以165篇存在问题的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学位论文的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时间以及发表论文与学位论文质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博士生的学术论文发表和他们的学位论文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读期间与学位论文主题相关的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较低、发表时间相对滞后是这些“问题论文”作者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5.
1981年,美国学者布鲁斯·金博尔(Bruce Kimball)以博士论文?美国博雅教育概念的历史与类型学分析?(A Historical and Typological Analysis of Ideas of Libe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获得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学位.1986年,这篇博士论文修改后以?雄辩家与哲学家:博雅教育观念?(Orators &Philosophers :A History of the Idea of Liberal Education )为名,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反响不俗,国际学界有多篇书评.[1-2]罗伯特·奥利尔(Robert Orrill)赞扬该书是“关于博雅教育理念最具综合性和连贯性的历史研究”[3].该书同时获得由美国学院和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所颁发的 Frederic W.Ness 奖,于1995年再版①.在完成博士论文的研究后,金博尔一直持续关注博雅教育的思想史研究,1995年出版?美国博雅教育的条件?一书,讨论实用主义对博雅教育的影响.[4]2010年,他汇编了历史上有关博雅教育思想的经典文献,出版?博雅教育的传统:文献史?一书.[5]可以说,金博尔是当今学界研究博雅教育思想史屈指可数的权威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26.
以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作为分析对象,对他们的能力增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经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表达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男性、少数民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在各项能力上的增值程度最大,且研究生的性别、院校类型、学习形式、专业实习经历和实践导师等因素与综合能力增值显著相关。从加强顶层设计、精准分类施策、深化实践导向三个方面对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7.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加剧,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使可流动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博士生国际流动进入新的高峰。一些全球研究型大学国际博士生比例已占30%-50%左右。美国国际博士生在补充生源、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发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当高比例的国际博士生毕业后留美工作。为吸引优秀生源,美、英、法、德、澳等国出台了签证、移民、奖学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中国如何应对这场全球生源争夺战并从中获益,是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博士教育的目标定位,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博士教育功能的认识,是博士教育活动过程,乃至整个博士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鉴于博士教育在推动知识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的特殊性,以及各行各业对博士需求的增加和博士就业的多元化趋势,我国博士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坚持以学术本位的研究型博士生培养为根本方向,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博士教育.  相似文献   
29.
博士生就业偏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身份特征对博士生的就业偏好存在显著影响.相比较而言,男性、"985工程"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生最想到高等学校就业的比例较低:博士生父亲的学历越高,最想到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就业的比例越低,而最想到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比例越高;学源地就业仍然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30.
知识生产的模式Ⅱ是近年来关于学术研究转型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近30年来的改革实践,提供了一个反思教育研究中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案例,并分析了这种转型对于构建未来社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启示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