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教育   3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在使用瑞利波对隧道进行地质超前预报时,经常会遇到掌子面积水的情况。文章从分析瑞利波的波动方程入手,将掌子面积水假定为自由面上覆盖一层非弹性覆盖层,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积水对瑞利波传播的影响方程,认为掌子面积水情况下,受到垂直应力的作用瑞利波发生频散,同时岩体质子的振动也会由于外界水体的存在而受到黏滞力的影响,瑞利波周期变大、频率变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和结合工程实例,发现这种影响仅仅停留在积水层表面,对整个工程地质超前预报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学制、课程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建设、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提出海峡两岸应相互借鉴,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福建船政学堂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思想、价值取向、产学合作等要素进行反思,在高职教育人才的定位、教育对人的关怀、政府和学校在产学合作中的作用等问题上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投入,规范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以福建省道路客运企业为例,运用指标综合比较法对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多项安全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出合理的福建省道路客运企业安全投入比例,从而为福建省确定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办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国家强化运输企业的安全投入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是目前最流行的教育思潮,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发展最迅猛的教育类型。文章以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为现照点,从中反思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福建船政学堂作为国内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船政文化是其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的现实困境切入,论述了船政文化特殊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国职业教育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迎评创建”的一般概念;并对“迎评创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必须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研究思路,以A教学楼为例,讨论了教学楼现有疏散设施是否符合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要求。运用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火灾模型,得出影响疏散的温度、能见度、烟气的运动规律,选取最不利因素,确定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通过人员疏散软件Pathfinder模拟人员疏散路径,得出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研究结果表明,PyroSim与Pathfinder能有效的模拟火灾下人员疏散规律,A教学楼不能满足疏散要求,并提出改进方案以确保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19.
论高素质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实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本文从高校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和特征等概念性问题入手,以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为实例,分析了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遴选形式,具体阐述了团队建设的经验,并展示了近年来团队建设的成果,以期对同类团队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抓住教学质量关键环节 提高质量监控与保障成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完善校院二级联动教学督导系统我校教学督导制度从1991年建立至今,已形成了我校教学管理的一个传统和特色,对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学督导联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建立校、院(系)二级教学督导制度,二是领导、专家、教师(同行)听课评议制度化。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全面的课堂教学质量督导。建立并公布分级课堂质量评价标准,使督与导成为阳光工程。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教学督导组反馈的信息的特点是及时、可靠。通过听课和与师生的交谈,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