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者一方面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关心、帮助、爱护他们;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1.教师指导:同学们刚到七年级,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的转折点,大家看着教室内每位同学,大多不认识,或不了解,但这些不熟悉的同学恰恰又是我们要同窗三年的学友,在这三年中,我们不仅在学习上需要这些同学帮助,而且在生活上也需要这些同学的互助,因此相互认识了解相当重要。现在大家把各自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址,生活、爱好等介绍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情节,不怕困难的愚公这一艺术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现在学习此文,仍有现实意义,因此历年来被作为教材教育学生。我们认为把握此文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时应抓住两点:教育学生的情感核心点是学习愚公精神,价值观的核心点是讨论“移山”会带来哪些反思?  相似文献   
14.
减轻学生负担已是目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各级各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学生这头砝码似乎减轻了些。可殊不知另一端砝码无形中压在教师身上,因为减量不减负,减时不减标。 压在教师身上的砝码一是竞争上岗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个是:凭过去的经验去教学,在目前不但不是优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劣势,因为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如果  相似文献   
15.
16.
朗读具有理解课文、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推动教学流程向前发展诸方面的作用,学习每篇课文基本上都要涉及和运用到,并会不同形式地出现多次,为了把它落实到位,编者颇有心计地将其有意安排在课后习题重要位置的首题上,但具体怎样落实?通过怎样方式检测才算合格、达标、优秀?没有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具体的方法与措施,因此给我们留下了遗憾,为此我们根据此况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学习《为学》,我们印象最深的可能是蜀之鄙二僧欲去南海的故事,结果怎样呢?贫僧至而富僧未能至,这样的结果很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贫僧之所以能至南海,取决于他的自信心和主观努力;富僧之所以多年欲至南海而未至,因为他一味等待物质条件的足够。这两者蕴含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这说明主观因素是事物成功的关键,客观因素只能算事物成功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9.
换位思考是写作的另一通道,为了能够阐述清楚明白,请看下例: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说:"哎!我小  相似文献   
20.
《伤仲永》是宋代王安石所著的借事说理的文章,旨在以方仲永为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后来“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所经历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沉重的思考,我们掩卷思索后不禁要问,这是谁之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