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教育   3113篇
科学研究   60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3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4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991.
通过对不同创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活动分析,系统归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内容,设计以线上服务申请、线下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对接三方面为核心的共享平台O2O服务实现过程,构建区域共享平台O2O服务的标准化与集成化模式,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服务策略,旨在不断提升区域共享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导电聚合物的发现过程,导电机理和基本物理化学性能,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994.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综观国内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围绕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概念以及学习适应性的功能展开理论探讨,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现状及其培养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995.
拓晓萍 《宁夏教育》2007,(7):113-113
听名师的课,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课堂上,他们与学生会不分彼此,似乎自己也是学生中的一员,随着学生的激动而激动,随着学生的兴奋而兴奋。常常给他们下这样一个定义,他们真放得开哪!最后,再来一声感叹,到底是名家。很想探究一下他们能如此做的原因。一日,我静坐细思,终于发现,那全都缘自于他们的投入,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投入。  相似文献   
996.
窗窥人生     
人想足不出户便能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便有了窗。阳光和煦,推开窗户,望远处,一片繁华,欣欣向荣。顿时,心情明媚,神清气爽;暴风肆虐,躲在窗内,看玻璃外狂风横行,雨倾如注,这边,暖意依旧。于是,窗聚集了门的优点,也弥补了门的不足。文人墨客,咏其者如潮。  相似文献   
997.
上美术课时,经常看到有一些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不愿意画画,不愿意做手工,甚至连捏橡皮泥也显得没有积极性,一块橡皮泥拿在手中捏来捏去,半天也捏不出什么形状。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分词是中文分词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当前神经网络分词的研究现状,给出神经网络分词的一般模型,重点阐述BP等算法在歧义解决中的应用,介绍了BP算法在未登录词识别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分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概念教学实质上是使学生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里所说的共同特征 ,指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即同类一切事物都具有 ,其他类事物没有的特征。下面谈谈自己进行概念教学的一些探索。1 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运用变式 ,是掌握概念的基础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类在认识过程中 ,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 ,加以概括 ,就成为概念。一切事物的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 ,要使学生认识一类事物的共性 ,建立某个概念 ,就要充分认识该类事物中个体所具有的本质个性 ,这样才能准确地概括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1000.
生态伦理的诞生是对伦理主体、界域和思维空间的一次实质性拓展,开创了伦理学超越“人类视角”的新境界,旨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走出人类生存困境。与自然和解,必须抛弃“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立冲突。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前提是建构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