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的内容,始终包含"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呈现出从工具本位转向教师本位、从提倡到提倡与禁止并重、日益注重规范的针对性、科学化、国际化等特征,形成了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七方面的实施机制。注重地方性、校本性教师行为规范细则的制订,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强化师德教育中的以能养德,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应该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运用身体吸引力量表、身体价值感量表、一般自尊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对西安和乾县的1237名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及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调查,运用Spssll.5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有锻炼行为的中学生在各量表上的自我身体评价水平均比无锻炼行为的中学生高;(2)过少的锻炼对身体吸引力评价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锻炼活动的中学生在身体吸引力的评价上与每周锻炼1-2次者之间不存在区别;(3)合适的锻炼时间能够增强中学生时自身的评价能力,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1 min-45 min 之间对中学生比较合适;(4)学历、性别与地域差异等对中学生自我评价均有不同影响,地域差异是导致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学历与性别不会影响中学生对一般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评价,身体吸引力和身体价值感的评价存在性别与社会环境因素取向,男生对身体吸引力与身体价值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初中生对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的评价优于高中生.  相似文献   
13.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诠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所蕴藏的师德要求与师风底色。高校要从精神追求、实践行动与责任伦理等层面出发,陶冶德高为范的精神追求,锤炼知行合一的师德师风,坚定培根铸魂的强师使命,涵养新时代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永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14.
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发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儿童范畴三段论推理特征的探讨出发,分析了信念偏差效应在儿童推理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小学三、五年级与初一年级儿童关于范畴三段论的推理均未达到推理能力的成熟水平.(2)信念偏差效应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变化,总体呈现出两个特征:其一,逻辑状态与信念状态相一致时,信念促进逻辑反应,不一致时妨碍逻辑反应;其二,信念偏差分别以不同的作用方式相互独立地作用于前提编码与结论判断两个信息加工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716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探讨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使用的潜在类别以及这些类别组与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标(职业幸福感、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使用可分为高情绪劳动、中情绪劳动、自然真诚和低情绪劳动四种类别;其中,中情绪劳动组人数最多,其次分别是高情绪劳动组和自然真诚组,低情绪劳动组人数最少。(2)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使用的潜在类别与其性别、族别、婚姻状况、教龄、任教学校类型和班级类型有关。(3)四个类别的教师在职业幸福感指标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指导中学教师采用合适的情绪劳动策略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1.大众对奥运会的社会期望如何理解2008年奥运会的意义,在面临这个重大社会事件时,个体、群体、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应承担怎样的角色,不同地区、社会层次、亚文化圈、职业、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制约这种社会期望的具体内容与表现。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与行为及网络依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综合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探索了294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心理与行为特征及网络依赖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不同的上网动机与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呈显著正相关;除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外,不同的互联网使用动机与行为也显著影响着对网络依赖的程度。本研究的发现可以用来引导大学生用户科学地使用互联网,避免互联网使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具体含义需要从宏观层面的国家、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微观层面的高校三个维度来认识。"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此,必须要坚持质量为根、坚持问题为要、坚持需求为先、坚持效率为重、坚持公平为本。  相似文献   
19.
游旭群 《教育研究》2021,42(6):23-28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而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核心是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是教师完整人格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制约着教师教学创新与新课程实施,其结果必然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包括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信念、创新性格特征等方面.在教育实践中重视教师创新人格因素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在教师教育中重视师范生创新人格因素的培养,这对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创新与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