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新课改提出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形成新的学习方式,那么,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到底发生了哪些转变,有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此,我们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个体差异性和反思性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扬州市城区和宝应县部分中学的初中生、高中生。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自编问卷包括自主性程度,即学生的主动性状况,是主动学习还是在成人的督促、监督下进行学习;探究性程度,即学生是不满足现有的解释,质疑问难,探索答案的多种可能性,还是死记硬背,信奉书本教条;合作性程度,即同学之间是…  相似文献   
112.
活动学习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文中探讨了数学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形式,并提出了中学数学活动学习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3.
活动学习是一种让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主体活动来得到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初中英语活动学习可分为基础知识活动学习、技能操练活动学习和能力拓展活动学习.活动学习的实施对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4.
课程编制的不同模式隐含着不同的知识假设。目标模式隐含着外在确定的知识本质观、明确细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作为实现特定目标手段的知识价值观;过程模式隐含的是社会建构的知识本质观,整体综合的知识形式观,激发理解、促进解放的知识价值观;情境模式隐含着境域化的知识本质观、经验化的知识形式观以及多元化的知识价值观。分析课程编制模式的知识假设,有助于深入把握不同类型课程编制的特点,并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知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5.
潘洪建 《山东教育》2005,(3):124-124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观,知识观是教育观的基础,它构成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当代知识观蕴涵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和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基于对当代知识观的理论阐释,基础教育改革要认真对待和处理下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6.
伴随着知识图景的不断演进,当代知识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当代知识转型呼唤教学观念的革新。新的教学过程观、目标观、内容观、方法观、评价观的确立,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胡德海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在诸多领域特别是教育基本理论领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为我国教育理论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学术性格与治学风范主要体现在:执著学术,淡薄名利;严谨治学,追求真知;独立思考,创新立说;学贯中西,融通古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研究胡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学术风范,对于我国教育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8.
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是建国以来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持久的学术论争,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我们将沿着历史运行的轨迹,展示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一、历史轨迹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可上溯到本世纪初“现代教育”派“学生中心说”与“传统教育”派“教师中心说”的对峙和论争.赫尔巴特尖锐地抨击了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片面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宣称“按照方法培养(学生)心智的艰巨任务,从总体上讲应留给教师”,“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杜威则走向另一极端,在他看来,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是在经验中获得生长的  相似文献   
119.
论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客体及其关系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先后提出了“教师主体说”、“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教师学生双主体说”等观点。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无疑地,这些探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然而,纵观各种学说、观点,不难发现,它们都企求为诸多教育形态和过程构筑一种静态的主客体关系,并做出封闭式的结论。我们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由多因素、多环节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动态  相似文献   
120.
合作学习的知识基础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其重要的知识基础,视域融合、社会建构、社会磋商等观点为合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合作学习知识基础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制订科学而合理的实施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优化,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