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哲学释义学(又称哲学解释学)是一种探索人与文本之间意义关联,关切人存在意义的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特殊课程文本,它强调对于人和自然、社会、他人及自我关系的理解,是对师生生命意义的探求。二者都是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重构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彰显。哲学释义学的经典概念和命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32.
知识问题研究二十年:教育学的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对知识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析,大致经历了初探、拓展、深化三个阶段,研究涉及知识与能力、素质,知识与课程,知识与教学,知识观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等问题。检讨、反思知识问题的教育学研究,应大力加强知识观问题的探讨,这是深化知识问题教育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3.
师生关系:发展性主体际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之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以往以狭义认识为方法论基础的教学理论难以对师生关系做出合理的阐释。取而代之的以现代广义认识论为方法论基础的教学理论艰师生关系予以科学地阐释,认为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教育社会中教师和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主体际交往以课程为中介,围绕课程进行对话、交流。再次,师生主体际交往关系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为目标,具有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4.
黄质夫与陶行知二人生活的时代相同,办学目的一致,在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中又有诸多交流与合作,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有诸多共通之处。然而,由于二人的学识背景、教育经历,所主持乡村师范学校的性质、经费来源、生源特点等方面的不同,二人在乡村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也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35.
中澳两国小学教育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文本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中国的《发展心理学》与澳大利亚《儿童发展》课程为例,比较中澳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小教专业应特别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36.
知识本质:内在、开放、动态——新知识观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的观念与看法,它包括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和知识习得观等。在本质上讲,知识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是建基于客观性上的主观构建;知识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知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各门知识之间有着广阔而丰富的生态关系;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动态认识。确立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对于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7.
显性分层教学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它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隐性分层教学”指在综合考虑学生原有基础、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的基础上,教师在心里将学生分层设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英语隐性分层教学以班组教学为主,层次教学为辅。学生间只有组的差别而没有类的差别;分层结果只是教师自己心中有数,不向班级公布,仅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小组、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8.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倍受关注。如何实现由合作小组到学习共同体的跨越,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我们认为,应秉持下述理念:个体差异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资源;班组异质是学习共同体组建的基本方式;真实任务是学习共同体维系的驱动力量;互动交往是学习共同体运行的内在机制;共同进步是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39.
60年来,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从“主要学科”、“重要基础学科”,到“科学启蒙课程”;课程目标从知识教育为主、全面发展到科学素养养成的发展历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与地球、宇宙。内容选择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符合儿童特征、联系学生周围实际、适当考虑趣味性与实践性。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从螺旋式、直线式安排到螺旋与直线并重,再到综合统整,从纵向组织为主走向以横向组织为主,从突出逻辑顺序到突出心理顺序,并适当照顾季节性。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领域设计、内容组织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0.
我国课程实验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来 ,我国中小学课程实验经历了兴起、发展、深化三个阶段 ,实验涉及整个课程领域 ,取得显著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检讨。展望未来 ,课程实验必将前程灿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