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写作课是大学文科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改革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探索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转变教学的职能有重要意义,具体从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教学内容的除旧布新、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设想。  相似文献   
22.
悲剧意识与中西文学散论焦素娥,陈政一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意识是人类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有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它与普通的悲惨事件和悲痛的情绪不同,后者是一种极其普通而又广泛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而悲剧意识则是人类中经受着大苦恼、大忧患,并且耽于自省的精英...  相似文献   
23.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是将动画艺术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宫崎骏就已经实现了动画电影在形式上的突破,并奠定了作为动画电影大师不可动摇的地位。他将对人生与世界,对至真至诚的人性的探索,融入于一个个神奇瑰丽的想象世界,带给了观众无穷的审美愉悦及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24.
自1995年执导《雪的孩子》开始,法国导演尼古拉·瓦尼埃便将电影镜头对准大自然,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地球家园生态平衡等问题,他通过温情写实的主题阐释、自然平淡的叙事方式、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文章借助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来分析瓦尼埃电影中人与非人要素的共构与转译。同时,依托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动物伦理观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生命哲学观,来认识瓦尼埃电影中尊重生命的精神特质与价值取向,并思考瓦尼埃电影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生态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