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655篇
科学研究   61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它对于教育既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又有价值论的指导意义,体现了教育的认识论哲学内涵和政治论哲学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学理念、遵循唯物辩证论思想、改变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62.
地方党报体育报道如何创新,如何赢得读者,怎样不被同城的都市报湮没?这是地方党报体育新闻工作者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糟糕的现实是,国内很多地方的党报体育版,从信息量到版面数量、再到办报人数,都已全方位落后于都市报,在稿件内容、质量和表现形式上,也不见得高人一筹。  相似文献   
63.
筏型基础又叫笩板型基础、满堂基础,它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这一基础把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这一技术整体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本文主要研究筏型基础建设施工方法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施工与效果。  相似文献   
64.
牟俊 《考试周刊》2014,(25):73-73
本文从"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有勇气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使其发现问题主动质疑;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寻找答案"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5.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是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实行的一项特殊政策,对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基于此对“特岗计划”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即突出文化与经济等社会生态因子与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交互机制研究,加强学科特岗教师培养机制及“硕师计划”的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66.
正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新奇也是一种难题,因为他们刚刚接触一门外语,会有一种好奇感,还会有一种畏惧感。那么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们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做好孩子们的入门学习,让他们在学好英语的基础上成才呢?一、课堂多样化效率高小学生虽然好动爱玩,但是记忆力特别好。我们应该设计好我们的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授课方式。我们本着学生易接受的喜欢的授课方式,学生就容易感兴趣并且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例如分角色情景对话,尽量简洁有  相似文献   
67.
信息素养和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赋予学生的重要的可迁移能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辨能力,也为英语教学的深入改革探索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8.
69.
本文就中专政治教学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反思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重点对增强中专政治教学课堂互动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对策,包括形成互动的政治教学观,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优化互动设计,提升互动效率。  相似文献   
70.
牟丽娜 《教师》2014,(27):95-96
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都有"课堂总结"这么一个环节,我们一般都把它安排在最后,有时也将它安排在拓展延伸之前,或因为时间关系干脆将它简化。但是,这个环节的存在是不是真的发挥出它的价值了呢?一堂课接近尾声,下课铃响时教师匆忙一问:"学了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然后喊几个学生回答,说完就点头示意其坐下,最后总结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关于学生总结了什么,教师全盘肯定,有时候说上几句浅显的评语也就过了,但这些总结性的话语相信学生课前就已经会说了,学了这节课后还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