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173篇
科学研究   159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产出导向法(POA)的指导下,本文以《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三单元为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班级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教学实践改革。实践研究结果证明,产出导向法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In the garden ... Mrs Green: Come here, little cats, Let me feed you with some mi  相似文献   
14.
哇,徐福记     
星期六,我校的小记者们,在辅导员黄超杰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东莞石碣镇徐福记糖果工厂采访。一进大堂,就看见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美国2000年提出将技术素养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专门深入研究,我国对技术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高等技术教育更应注重加强对技术素养的研究.文章着眼于技术素养的内涵,从高等技术院校培养学生良好技术素养的特征、功能与策略性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中谋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社会,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新的历史机遇和重要使命下,坚定不移地走三者协调发展之路,是高等学校在新时期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是大学应尽的责任和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只有通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才能争取到全社会的更大支持;只有通过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高校才能和社会形成真正互动,共谋双赢。一、以发展为先导,努力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活力发展是硬道理,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先导,依靠自身学科的特点,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多数校园网中都是Windows 98/2000/XP/2003等多种操作系统共存的情况,而由此带来的最常见问题就是“网上邻居”的互访障碍,特别是在低版本的Windows98访问高版本的Windows2000/XP/2003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包含有交界面的三维复杂流动问题的求解精度,将二维坐标系中的Youngs算法公式推广到三维坐标系应用,根据流体体积分数的定义,在二维直角坐标系Youngs算法的基础上,把介质分界面近似为平面,通过引入修正系数,实现了Youngs算法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应用,给出计算方法,并编写程序进行算例验证,数值模拟了具有复杂边界的空中爆炸形成冲击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通过数值试验,证明了Youngs算法在三维坐标系中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终身教育是开放性教育。它强 调广开门路,不拘一格的吸收社 会、企业、家庭、个人参与其活动, 使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自觉地 进行学习,学习,再学习。因此,构 建学习化社会,在抓学校建设、教 学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营造 适合全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激励 机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等软环 境。 1.营造“学习化社会”的环境氛围 在科研机构众多,高学历人才云集的大城市,市民自觉学习和进行学术研究的风气较浓,而在农村,由于缺乏上述条件,学习风气则相差甚远。因此,构造学习化社会,首先要营造相应的环境氛围。 (1)加强“终身教…  相似文献   
20.
雷沛鸿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及现实意义牟映雪牟科荣雷沛鸿先生(广西籍)是我国现代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教育革新家。他的教育思想、理论及实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一生致力于构造本土化的民族教育体系,大部分时间服务于大众化的国民基础教育,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