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亚莉 《中国教师》2009,(Z2):411-411
<正>我家附近有一家蛋糕店,生意一直很好,究其原因,除了产品的质量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非常重视营销策略。比如,当顾客在本店购买食品达到一定金额时,就给顾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21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本对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继续教育的措施,以及继续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高效的班级管理是一种艺术,事无小事,法无定法。当爱心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时,我们就看到了春天般的生机与希望。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作为班主任,我们有可能接手优秀的班级,也有可能接手普通的班级,还有可能管理较差的班级,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充分了解学情,以“乐观进取”为总则,用“优秀”给班级定位:或定位“我们是最好的”,或定位“永不言弃,努力进取,勇争第一”,让学生一开始就从我们身上汲取“优秀”与“超越”的信念与希望。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究其原因,一是基础掌握不扎实、理解不透.二是不会触类旁通,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解决“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西方大众文化波及整个世界,其所承载的价值观也随之广泛传播,影响着其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西方大众文化传播优势的分析,着重探讨西方大众文化价值观对中国价值观的影响,既要看到西方大众文化带来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造成的消极影响,在接受西方价值观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批判精神地对待西方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和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外语学习,更是受制于许多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是学习者(内因)与学习环境(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学习者的内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制度是维系组织、规范行动的有力保障,任何组织和活动都离不开制度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这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搞好制度建设要遵循制度建设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美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美育的天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也为高中语文美育指明了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结合起来,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渗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应以教育为主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团队意识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契机,增强适应社会能力;以培训为依托,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以制度为保障,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