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04年12月14日晚,济南电视台《泉城夜话》栏目演播大厅,当山东大学“残脑”教授王政之和90多岁高龄的母亲隋桂芝各柱一双拐仗登上演播台时,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我儿子是1979年在北京参加世界高能物理学会时突发重病而致残的,医生说他活不过两年,老伴和儿媳承受不住打击,一个猝然去世,一个离家而走,我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我不能死,我死了儿子怎么办……,只要儿子还有一口气,我就好好活着照顾我的好儿子一天。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默念的第一件事就是:绝不能先我的儿子而去……。”台上,隋桂芝泣不成声;台下.观众们早已泪雨滂沱……  相似文献   
22.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闫什镇红旗行政村一位全盲老人王三,二十多年如一日,在自己生活极度不便的情况下.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将自己侄女培养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2004年12月12日.是这位可敬的老人64岁生日,一大早,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的侄女王秀兰就给她打来了祝福电话,深情地说:“伯父啊,您老辛苦了……”  相似文献   
23.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本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周恩来总理生前不无遗憾地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直到1986年这第一个中文版译本才在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被发现并公诸于世.  相似文献   
24.
王增勤 《湖北档案》2008,(11):41-43
1929年6月8日晚.山东省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址在山东省曲阜县)正在举行游艺会,最为精彩的压轴戏是作家林语堂的独幕话剧《子见南子》。这部根据《论语》和《史记》有关孔子的记载而创作的剧本,  相似文献   
25.
1947年初,蒋介石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企图消灭华东野战军主力,命令"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挥三个军由山东淄川等地南下山东莱芜.准备南北夹击我华东野战军.  相似文献   
26.
二十世纪20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经陈望道翻译进入中国后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国宝级文物《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本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她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传奇呢?  相似文献   
27.
王增勤 《湖北档案》2008,(12):40-42
1933年9月底.蒋介石集中一百万兵力,自任总司令,对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此时,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秦邦宪)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命令红军全线出击,企图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红军遭受重大伤亡,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被迫不断向敌人围攻和防守比较薄弱的粤北方向收缩。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已经完全丧失在根据地内粉碎敌人“围剿”的可能性:准备进行战略转移。但是从哪个方向突围呢?中央红军再一次把目光放在了粤北。  相似文献   
28.
王增勤 《新闻天地》2008,(11):48-51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谜:红军为什么会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突破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三道封锁线,而在深入湖南腹地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时,形势却马上发生逆转,每过一道关卡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一谜团的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正是他带着红军顺利突破了蒋介石的三道严密封锁。为纪念10月22日红军长征胜利72周年,本文特推出此文,为以上疑云一一作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