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一要求在高考语言表达运用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请看2005年高考命题人对这一要求的精彩演绎。一好书(文)推荐词。考生要养成写读书札记的习惯,首先应对作品进行反思,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然后再进行分析评价并形成文字,可借此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积累并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看书”,把“看书”和“动笔”相提并论,这对我们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52.
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分解为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料面的分力,这是讲述力的分解的一个重要例子。用板书作图虽然能得到结果,但两个分力随斜面倾角的变化只能从理论上讨论。为了能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这个变化过程,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设计制作了活动投影片《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制作方法:一、制单片:投影片由四层单片叠成,各片尺寸如图所示,单位:厘米,比例尺为1:4。图中线条可手工画制,也可复印或激光打印(图中字母abCd为组装记号,不必画出)。图1为固定片,可以保持重力大小方向不变。图4为旋转…  相似文献   
53.
54.
高考语言表达与运用是高考命题的一块试验田,历年命题选材都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实用性及人文性.在兼顾传统题型的基础上各省自主命题题型不断翻新。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必须对各种题型有所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55.
研读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不难发现,以“作用”“好(妙)处”设问的题目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然而,由于命题角度多变,“作用”的范围较广,这就使不少学生面临“作用题”时,对其“好处”或茫然无知,一筹莫展,或凭感觉,任意作答。本文主要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就这类题型的设题角度和答题方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6.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解开汉字之谜》的作者安子介说,每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都静静散发着文化的气息和生命的芬芳,都代表着无穷无尽的寓意,包含着现实的哲理,可谓“一笔一故事,一字一世界”。  相似文献   
57.
58.
王广清 《学语文》2002,(1):29-31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好的那种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遍。”因而抓好文章的结尾同开篇一样重要,高明的作者在结尾时都很珍视最后一次亮相的机会,出好最后一记重拳,力求产生“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给读者留有回味的空间。那么我们在平时特别是在高考竞技场上如何展示这“最后一击”呢?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佳作的实例阐述之。 一、含蓄蕴藉心智 明代许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即结句应含蓄耐人寻味。鲁迅先生的《故乡》即是很好的范例,其结尾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这种启人心扉式的结尾,在历年高考中被不少考生娴熟地加以运用,例如:  相似文献   
59.
作文一练     
王广清 《新高考》2005,(5):10-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早在战国时代,荀子就提出了“人定胜天”,长期以来,人们为人能胜天而沾沾自喜,但是,人非得征服自然吗?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人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第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