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每当拿起赵慧送给我的照片,看着她在中学校园假山旁天真灿烂的笑脸,我心中就涌起一股暖流. 一年前,我担任六(2)班的班主任,赵慧是班长.她上课发言积极,最爱问这问那,方方的脸蛋上笑容从不消失,科任老师提起她总要赞扬几句.  相似文献   
22.
一、为何要迁移 目前的语文教学,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教师每上一篇课文,总要耗费很多时间,先将之掰开,咬碎嚼烂,再围绕本课进行大量练习,学生在这种程式化的冗长的解读与训练中畏首畏尾,处于被动地位。至于课文与以往课文、句子与以往句子、词语与以往词语之间等有些什么联系,则根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对于学过的课文,除了为本学期考试对其复习外,其它时间都会将其放置一边,很少关注。师生学习一篇课文,就像爬一棵树,上了树,则不能跳到另一棵树上。这种人为地将课文从课程的整体中分割开来,作零零碎碎的教学,暴露出严重的弊病。  相似文献   
23.
三、大脑幽灵明浩回到“长城”号上,钱雅迫不及待地问:“喂,见到外星人了吗?快说说。”“其实,我只见到一个叫黛娜的外星少女,她和北京的少女一个模样,不,应该说像传说中西施、貂禅之类的绝色美女。那种美貌,没法形容。”  相似文献   
24.
新课改曾经是一个概念,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一个普遍的事实,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实---与此同时,它也正在变成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急于给它下一个结论,而实际上,更重要的也许还不是结论,而是来自当事人的直接的感受。感受固然不如理论那么客观、公允、全面和深刻,但是,它可能最真实。  相似文献   
25.
针对学生中的“人来疯”现象,我召开了一次班会,还邀请了几位家长来参加。 第一个环节:列举“人来疯”的表现。 师:被家长说过“人来疯”的请举手。  相似文献   
26.
随着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重新构建,"宽容"和"严格"这两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日益增加,但何为"宽容"、何为"严格"?为何"宽容"、为何"严格"?如何"宽  相似文献   
27.
很多教师特别害怕每周的学校例会,即使是特别热爱教育事业、诚心想提升自己干出业绩的教师也会如此.纵观多所学校,见其共性.下文就摘录某校校长几次例会语句初窥教师在课改中的地位. 例会一:落实课改精神十分重要 校长:课程改革,关系到民族的命运,每位教师理应全身心投入课改.但很多教师教学理念特别陈旧,不能领会"三维目标",不能"以生为本",只会采用"题海战术",这有愧于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28.
王怀中 《小学语文》2014,(12):41-42
一、记叙文中的事件如何面对,“六要素”怎么提出才得当 现象简述:很多教师进行记叙文教学,总是强调“六要素”。如说:记叙文一定要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但让其说出某些记叙文中的“六要素”则困惑多多,很难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清代著名古音学家江有诰的古韵二十一部入手,结合段玉裁、王力的古韵分部来讨论江有诰古韵分部的得失。其古韵二十一部(如屋觉的分立、药部的分立、祭部的独立等)有很大的创造性,但同时又存着一些缺点,如质、物两部没有分立、脂微两部分立不够精确以及缺乏语音学的系统性观点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