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中国水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得节水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理论契合也有现实冲突,因此,构建科学的文化传承体系对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论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图是一种将学科内容的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结合成整体的有效工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呢?本文就是把概念图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上的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4.
论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图是一种将学科内容的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结合成整体的有效工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呢?本文就是把概念图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上的实践总结。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⒈概念图是用来组织与表征知识的结构示意图概念图是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用连线把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整合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图1就是概念图的一个实例。图1“溶液”概念图概念图包括节点、命题、连线和层级结构等要素。节点表示概念…  相似文献   
15.
省图书馆学会每年举行一次县(市、区)图书馆馆长理论研讨会,今年第七届了,已形成了一个例会制度.县(市、区)图书馆馆长在基层图书馆工作,工作任务重,外出参加会议的机会不多,省图书馆学会召开的馆长理论研讨会为馆长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和探讨机会.馆长理论研讨会的形式,很受馆长们的欢迎,这次会议有近50位县(市、区)图书馆馆长参加,金陵图书馆和镇江、苏州、无锡、盐城五个市图书馆馆长参加了会议,说明理论研讨会有很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这一传世很久的地名对联,烤炙人口。锡山在无锡市区畅惠公园内,旁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淙淙泉水清朗甘甜,源自烟波浩渺的太湖还是大浪滔滔的大江,难以知晓。但可以肯定,那泉水汇入密布于4650平方公里上的3000多条河流,滋润万物,滋润400万无锡人的心田。山明水秀的无锡,北起长江南岸的江阴市,南至山峦起伏的宜兴市,中间是环绕无锡市区的锡山市。东与苏州人相邻,西与常州人为伴,站在重头猪公园远眺太湖彼岸,虽天水相连宛如大海,却也知道那边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杭州城(平湖市就在杭州东…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独特体验随意肯定,过分赞赏,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顺学而导",也就是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情,在珍视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根据学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试卷评讲。通过讲评,把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通过讲评,使学生和教师明确在学与教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目前,数学试卷讲评课巾往往出现从试卷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形成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的评卷方式。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未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呢?下面简单谈谈笔者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并茂、鲜明直观、动静皆宜、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逐渐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课文教学重难点,扩大语文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20.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耀2年级要多认少写。"多认少写如何把握?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当,学生很容易在短期内产生识字"回生"现象,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时就会出现别字增加、添笔漏笔、提笔忘字等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识字这一区间真正做到"减负提质",既能轻松快乐识字,又能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有效遏制识字"回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