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魏作为一个由拓跋鲜卑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中国中古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北魏政权能够形成这样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也是根本性的一点,是北魏统治者能够根据统治形势的变化,适时的进行了汉化改革。在北魏具体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拓跋鲜卑统治者与汉姓士族的互相选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即从拓跋统治者和汉姓士族两个方面,分别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北魏孝文帝定代人姓族之举,在北魏发展史上是一件极重大的事。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前后,都有改定代人姓族的事实。而在这一过程中,改鲜卑勋臣八姓中纥奚之奚为嵇的事例,看似个案,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表明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改革过程中,不止一次改定代人姓族的史实;表明孝文帝对汉四姓认识的逐步清晰和门阀观念的增强;表明在这个过程中皇权力量的人为干预,即君主的力量可以按历史发展的变化,重新编排他们的次序、改变他们的姓氏。  相似文献   
53.
基于作者从事工程类学科的测量学课程教学工作,以模块化教学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不同类别专业中的应用思路。随后针对学生的差异化就业需求进行模块重组,使理论实践相互渗透,达到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文章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主要从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讨论了《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研究和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的措施,既要着眼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又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56.
文章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内容宏富、奇崛的中国古代文献。郭璞首次为之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训解,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学识,使《山海经》内容更丰富、体例更完备,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7.
读 ,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读 ,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通过读 ,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道出了“读”的重要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教师在讲授课文时 ,要教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技巧。“正确”即要求学生读时字音要准确、清晰 ,不丢字 ,不添字。“流利”即要求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 ,让学生动笔做适当记号 ,以便引起对本文朗读停顿语气的注意 ,然后再反复练读比较…  相似文献   
58.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职学生化素质的现状,提出对学生进行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高职学生化素质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化素质的措施、途径。  相似文献   
59.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是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本文根据教学实际,论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则,运用事例阐述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点。文章最后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选取课件,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绝不可以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从而失去电教媒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刘基作为一代历史伟人、名人,学界对其研究日益升温、深入,2009—2011年间,在之前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将这些成果进行汇总、梳理,呈现给读者,是一件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相关研究的益事,愿拙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如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