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由茅盾题写刊名的《中学语文》创刊50周年之际,正值叶圣陶为《中学语文》题词30周年!作为一名老读者,我与《中学语文》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这家创办于1958年、由著名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的语文期刊,在1978年元月复刊号上,发表了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的经典题词。从此,"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成了广大教师矢志追求的目标,也成了我从教治学的信条。  相似文献   
82.
“梦笔生花”不但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成语,还是一些名胜景观的美名。你若去绍兴寻访书圣王羲之的遗踪,一进兰亭森林公园的大门,一块拔地而起的峭石上就书着“梦笔生花”四个鲜红的大字。假如去黄山,散花坞左侧更有一海拔1640米的孤立石峰,下圆上尖,形  相似文献   
83.
《英翻》厂可日厂苛钱一点级绿许一{茎叶一动态静姿}荷花—娇姿欲滴L莲蓬—犹似未开之花下认可人一备述r荷叶—清香可鼻4 l 气荷花—异馥)避暑纳凉(延伸)]、1‘月、.可日一一莲实与藕:并列盘餐互芬齿颊,、21.心.卫11 L备J门—霜r}:败I「1-总旨—————又备经年裹物之用J耳!早  相似文献   
84.
顾黄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半个世纪以来,他致力于中国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在当代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顾先生语文教育性质观对于我国语文教育的导向价值。综观顾先生的众多论著,我们不难发现,在他看  相似文献   
85.
语文备课表     
以往我编教案,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丢三拉四,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随心所欲。有时偏重于语文教学的一般要求而忽视了教材特点。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忽视总体方面的要求,又能抓住教材特点、课型特点、班级特点呢?我想,使用表式是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86.
语文八册第3课《伟大的友谊》是一篇组材十分严谨的横式结构的记叙文。它“先总后分”,紧扣中心,注意过渡,选材典型,是一篇值得模仿的范文。本文集中写了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四十年中所建立起来的伟大的友谊。从这一中心思想出发,文章一开头就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一句开门见山地点出了他们的“友谊”,然后接连用了四个由“共同”提挈的排比句,从理论到实践,从总写到分述,写出了“好朋友”的依据,并用最后一个分句“共同起草文件”引出了这一段的末句“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这样就以又一个“共同”揭示了他们友谊的结晶,从而点明了友谊的“伟大”。在首段总写并点题之后,文章分别从生活上和事业上两个方面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相似文献   
87.
身在绍兴,有朋自远方来,免不了要陪着参观鲁迅故居,而且几乎每次总是从百草园走到三味书屋。可是,当问及客人是否懂得三味书屋那幅画的含义时,无论外宾内宾,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说得上来。 你懂得三味书屋那幅画的含义吗? 且看鲁迅是怎样描写的:“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为什么学生们要向鹿行礼?这幅画到底有什么含义? 原来,这幅画就像一个物谜,它像年画上有鱼代表年年有余(裕),福字倒贴代表福到的意思一样,是通过画面及其谐音表达了人们的一种追求。可不是?“古树”  相似文献   
88.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这句名言,同学们也许并不陌生吧?的确.人的内心世界是深厚而  相似文献   
89.
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文《庄周买水》,故事新说,风味独妙。虽然借古之人叙今之事并非独创,但该文凭借杂文艺术一针见血地鞭苔人事,语言简洁,切中时弊,更凶兼具小说叙述模式,可读性强,凶而不失为一则上好的佳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单元导读的提示性信息,不但短小精悍,时代感强;而且文  相似文献   
90.
《木兰辞》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与南方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这首诗格调明快,音韵和谐,语言质朴,读起来琅琅上口,不愧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你可能还没注意到,它吸引我们的远不止木兰代父从军这一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