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毓 《档案学研究》1989,3(2):45-51
判断一个检索系统和由诸检索系统组建起来的检索体系的重要质量指标,是这个检索系统和检索体系的检索深度,或称引得深度。检索深度是指某种书、某篇文献在一定的检索系统和检索体系中,能为检索者提供检索到该文献的次数。比如一篇文献在某个检索系统和检索体系中,能给读者分别提供4个或5个检索口,那么它的引得深度分别为4和5,如果提供7个检索口,其引得深度为7,等等。由此可知,引得深度越深,文献被读者自由检索到的机率就越高,检索机率越高,文献被湮没的可能性就越低。可见,引得深度直接关系到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问题。当然,引得深度不是孤立的存在,这与检索系统和检索体系密切相关,即采用什么样的检索系统和检索体系,直接决定和制约着文献的引得深度。  相似文献   
52.
关于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基本标准与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期以来,全国不少省市在加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与实践中,提出了建成一所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揭开的奋斗的目标。然而,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基本是什么?目前能称得上国内一流的是哪儿所师范大学?它们的基本情况怎样?对于这些问题,人们还远远不够清楚。作就这些问题向国内名的教育专家和各师范大学的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对以创建国内一流师范大学为目标的师范大学选择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有一定的参考价  相似文献   
53.
王毓 《档案管理》1999,118(3):37-38
曹操是一位很有本事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他平定了三郡乌丸,统一了北方,很有雄才大略.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在分析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原理、关键部件及特点,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转向系统的性能,并指出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5.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校的重要课程。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三方面探究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对策,以期对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6.
在钢琴伴奏中,正谱伴奏与即兴伴奏都占有相同的地位,两者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正谱伴奏与即兴伴奏两者自身的优点、缺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何根据声乐作品的不同需要,合理地选择和运用这两种伴奏形式。  相似文献   
57.
大学英语后续教育是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然而在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变革的背景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大学英语后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资源等方面。本文就当前大学英语后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8.
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刊物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实,数字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有教育理论刊物只有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崭新使命,发挥固有优势,加强协作创新,共建数字平台等,才能共展宏图。  相似文献   
59.
习作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逐步使他们乐写。一味地让学生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反而会让学生日益畏惧写作。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例如,五上“习作3”要求学生,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如果学生没有亲眼观察,那又怎能将树叶写美、写真?写作前,我带学生走进秋天的树林捡树叶,然后又带了许多秋叶标本进课堂,让学生认真观察:从形状到颜色,从大小到叶脉。与此同时,我还制作了一棵树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叶的一生、树的一生,从叶子一年四季的变化中感悟人生,从树与叶的寿命对比中顿悟人生哲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立即在学生的习作本中出现,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习作中活灵活现,远远超出了“秋天的树叶”这个题目的内涵。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