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环境工程学基础>是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相关工程类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推动理科学生充分理解掌握相关工程类知识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2.
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笔者进行了以建设工程性和研究性为专业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基于开发和建设实验立体化教材、实验教学视频系统、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站、实践教学试题库和师生在线互动社区等功能板块,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系统全面掌握实验。网络教学平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益的提升。尤其是影音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发,将前沿科研试验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触及专业前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现有的几种双语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接受能力进行优化调整,建立环境微生物学个性化双语教学模式。在课程目标、教材的选择及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和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不同模式下的本课程双语教学框架。通过双语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监督考核,保证双语教学的实践效果,达到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
以水质工程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针对水质工程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学科交叉内容多的特点,提出了"两点一线"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寻找各种工艺、方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建立课程内容的总体发展脉络,将最重要的内容形成"主线",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逐渐使学生养成"思路清晰、善于总结和抓住重点"的思维方式,进而既扎实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思考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1:10"原则。通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水质工程学课程在学生当中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5.
“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是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它在工程设计、污水厂运行和控制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课程当前存在着教学内容多,但教材简单以及教学方式落后的特点,使得教学效果较差。本文作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  相似文献   
26.
公共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键。该文结合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实践,对公共课程实践教学建设进行总结和思考,重点论述了公共课程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设计与建设方法以及建设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