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些年,由于人们对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强调较多,而对其德育功能重视不够,出现了片面追求智育效果的教学行为,这与素质教育极不相符.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从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材的内容、时代的呼唤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场变革中,无疑,教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素质的核心又是教学能力。为此,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把培养高师学生的教学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那么,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呢?本文拟结合语文教学法课的教学改革,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学术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借鉴和引用别人的文字,而借鉴和引用别人的文字就需要交代出处以示对别人的尊重,这样就涉及到了引文标点和参考文献序号的标注等问题。而在目前的学术论文写作中,引文标点及其参考文献序号等的运用和标注既混乱又复杂,究竟怎样才算规范,这要视每篇论文中每处引文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说的新版CAJ-CD规范是指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6月1日修订,同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订本)(以下简称新规范).新规范的推广和实施对于高校学报来说,是一个全面提高质量的契机,也将为高校学报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带来一次实质性的飞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按照新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职称稿对学报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8年教育部在<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相似文献   
16.
完形心理学是本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形成的一个重要心理学流派 ,它的一些重要理论对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给予语文教学许多有益的启示。文章就其整体性、完形压强、异质同构三个理论命题谈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为指导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王满新 《编辑之友》2011,(5):121-123
提起张根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于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由于人们对语的工具性,基础性强调较多,而对其德育功能重视不够,出现了片面追求智育效果的教学行为,这与素质教育极不相符,针对这种现象,章从教学大纲的要求,语学科的特点,语教材的内容,时代的呼唤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依据语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语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报应淡化"名人情结"--从鲁迅不借重名人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办刊物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借重名人,这一思想贯穿于他办的所有期刊之中.办<语丝>,他说"<语丝>自发刊以来,编辑一向是‘有闲阶级',决不至于‘似乎太忙,不过虽不忙',却也不去拉名人的稿子……",办<莽原>,创刊之初,他就定下了这么一条原则:"脂粉骷髅"式的散文或小说和"祖母教训"似的大小诗,即使文字技巧很优美,作者的名望也很大,但<莽原>为着不愿做隔靴搔痒的无病呻吟,和保持它的粗糙泼辣的青年态度,也不得不向作者致歉.  相似文献   
20.
怨恨是革命的动力与源泉,端木蕻良认为憎恨是战斗的火源,其小说中的怨恨模式首先体现在社会革命建构中的阶级怨恨,包括农民对地主阶级的怨恨以及地主后代对前辈与时代的怨恨;其次是家族革命建构中的家庭怨恨:怨地主在社会上是作为统治者的剥削阶级,恨地主在家里是作为统治者的专制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